评析
矮僧求颂
见说矮人多计较,大家知道不曾藏。只将丈六金襕挂,莫与诸方论短长。
移斑竹
刍尧挠岁寒,巍节笑多艰。露湿添新绿,苔封减旧斑。龙雏分竺寺,帝子泣湘山。无限苍梧思,清风便往还。
送谯回庵作江东宪
千骑前驱拥旆旌,鸟啼花发近清明。斯文自是域中大,廷尉旧持天下平。春到十连皆化日,风清万窍只秋声。庐山面目无人识,应喜重来为主盟。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一一五
五月五日午时,大书特书屡书。不向空中咄咄书,是马何曾唤作驴(重午)。
怀归四首 其一
姓名何必上传灯,破釜难谐大吕声。信脚半生惟舌在,策勋九转到丹成。强知晴雨怜鸠拙,拟葺茆茨似燕营。见说千金曾卖赋,不堪容易赋闲情。
刘漫塘寄谢宜兴三诗属宜兴索和 其三
泳飞楼上吟,记赏竹岩深。鹤已几番子,棠仍千树阴。名随北斗上,刻笑岘山沉。独欠岩翁些,交游尚挂心。
浏览全部 1654 首
秋夜登元武台
仙坛缥缈接瑶京,地尽东南一望平。万派溪流奔巨壑,千重树色隐孤城。蟾蜍倒挂窥金镜,沆瀣低垂酌玉衡。莫讶荷衣轻谒帝,云门欲听步虚声。
送润卿还华阳
何事轻舟近腊回,茅家兄弟欲归来。封题玉洞虚无奏,点检霜坛沆瀣杯。云肆先生分气调,山图公子爱词才。殷勤为向东乡荐,洒扫含真雪后台。
儿啼索饭
饱暖君恩岂不知,小儿穷惯只长饥。朝朝听得儿啼处,正是炊粱欲熟时。
仙迹岩
地秘岩藏骨,溪灵膝印痕。虚床惟太姥,别席尽曾孙。披牒秦朝远,遗坛汉祀存。何时幔亭侧,重复见幢幡。
麻城龟山赏杜鹃,虽值花期,而仅见寒苞数点,怆然赋此
寒云锁处万山昏,为恐羁人见血痕。争奈杜鹃啼不住,一腔幽怨与谁论。
投考获选星岛日报校对
幸免填沟壑,为生事亦难。聊持慰慈母,孺子自能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