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地关崇徽公主手迹

七言律诗

一拓纤痕更不收,翠微苍藓几经秋。谁陈帝子和番策,我是男儿为国羞。

寒雨洗来香已尽,澹烟笼著恨长留。可怜汾水知人意,旁与吞声未忍休。

评析

《五代诗话》引《广川书跋》:

初,仆固怀恩之叛,其女没入宫。大历四年,回纥请婚,因封为崇徽公主,降可汗。道汾州,以手掌拓石壁,遂有手痕,今灵石有崇徽公主手痕碑。李山甫诗云:“一拓纤痕更不收……”

《拜经楼诗话》:

山甫此诗,盛有名于时。然音调则佳,而前首三四一联,于崇徽事实颇未合。按《新唐书》:“崇徽公主本仆固怀恩少女,怀恩叛,降于回纥,及兵败死,徙其家属于京师。大历四年,封其女为崇徽公主,以嫁回纥。”是公主本罪人之女,例当输之织室,代宗特沛殊恩,而封为公主,在崇徽尚感激国恩,而朝廷亦未足以为羞也。尝谓二作(按指本诗与《代崇徽公主意》)若移咏乌孙公主及明妃乃合。盖唐屡以帝女和亲,故山甫假崇徽事以托讽耳。

相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