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送从兄坤载
忍泪不敢下,恐兄情更伤。别离当乱世,骨肉在他乡。语尽意不尽,路长愁更长。那堪回首处,残照满衣裳。
投所知
手欠东堂桂一枝,家书不敢便言归。挂檐晚雨思山阁,拂岸烟岚忆钓矶。公道甚平才自薄,丹霄好上力犹微。谁能借与抟扶势,万里飘飘试一飞。
巫山高
通蜀连秦山十二,中有妖灵会人意。斗艳传情世不知,楚王魂梦春风里。雨态云容多似是,色荒见物皆成媚。露泫烟愁岩上花,至今犹滴相思泪。西眉南脸人中美,或者皆闻无所利。忍听凭虚巧佞言,不求万寿翻求死。
陈正字山居
一叶闲飞斜照里,江南仲蔚在蓬蒿。天衢云险驽骀蹇,月桂风和梦想劳。绕枕泉声秋雨细,对门山色古屏高。此中即是神仙地,引手何妨一钓鳌。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生身便在乱离间,遇柳寻花作麽看。老去转谙无是事, 本来何处有多般。长怜蠛蠓能随暖,独笑梧桐不耐寒。 覆载我徒争会得,大鹏飞尚未知宽。 云泉日日长松寺,丝管年年细柳营。静躁殊途知自识, 荣枯一贯亦何争。道傍病树人从老,溪上新苔我独行。 若见净名居士语,逍遥全不让庄生。 莫言天道终难定,须信人心尽自轻。宣室三千虽有恨, 成周八百岂无情?柏缘执性长时瘦,梅为多知两番生。 不是不同明主意,懒将唇舌与齐烹。 不论轩冕及渔樵,性与情违渐渐遥。季子祸从怜富贵, 颜生道在乐箪瓢。清闲自可齐三寿,忿恨还须戒一朝。 好学尧民偎舜日,短裁孤竹理云韶。 春风春雨一何频,望极空江觉损神。莺有来由重入谷, 柳无情绪强依人。汉庭谒者休言事,鲁国诸生莫问津。 赖是水乡樗栎贱,满炉红焰且相亲。 三十年来要自观,履春冰恐未为难。自于南国同埋剑, 谁向东门便挂冠。早是人情飞絮薄,可堪时令太行寒。 多惭幸住匡山下,偷得秾岚坐卧看。 畹兰未必因香折,湖象多应为齿焚。兼济直饶同巨楫, 自由何似学孤云。秋深栎菌樵来得,木末山鼯梦断闻。 闲凭竹轩游子过,替他愁见日西曛。 何事深山啸复歌,短弓长剑不如他。且图青史垂名稳, 从道前贤自滞多。斤鸟鷃敢辞栖短棘,凤凰犹解怯高罗。 人生若得逢尧舜,便是巢由亦易过。 太玄太易小窗明,古义寻来醉复醒。西伯纵逢头已白, 步兵如在眼应青。寒猿断后云为槛,宿鸟惊时月满庭。 此景得闲闲去得,人间无事不曾经。 壮气虽同德不同,项王何似王江东。乡歌寂寂荒丘月, 渔艇年年古渡风。难世斯人犹不达,此时吾道岂能通。 吟君十首山中作,方觉多端总是空。
别所知
有路有西东,天涯自恨同。却须深酌酒,况不比飘蓬。帆冒新秋雨,鼓传微浪风。闰牵寒气早,何浦值宾鸿。
浏览全部 206 首
江晚旅怀
短长亭下景,引睇入吟哦。疏树立寒色,短烟行夕波。山空秋气老,江远客愁多。忽动匡庐兴,白云生薜萝。
送江州薛尚书
匡庐千万峰,影匝郡城中。忽佩虎符去,遥疑鸟道通。烟霞时满郭,波浪暮连空。树翳楼台月,帆飞鼓角风。郡斋多岳客,乡户半渔翁。王事行春外,题诗寄远公。
扬子道中寄陈君佐 其二
会合未云久,笑言今苦赊。山空愁夜鹤,野阔沸春蛙。雨涨新波满,烟昏故垒遮。输君官守佚,吟遍郡园花。
筹峰真馆追松瀑黄石翁尊师
月色今宵恰满规,有山如此愧来迟。金堂石室不到处,涧水松声无尽时。麻姑凌寒或送酒,木客入夜同吟诗。匡庐老仙去已远,怅望云间笙鹤期。
出郊
跋马东郊路,新晴雨气凉。高楼秦氏宅,翠竹赞公房。野阔云垂地,斋幽水上堂。小航来往闹,风景似江乡。
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以诗书从宿好林园无俗情为韵 其六
入蜀过匡庐,秋风宿东林。月出断山口,满窗松竹阴。袅袅一枝烛,道人语夜深。亦设饼果供,慰此羁旅心。犹恨非远公,无酒遣我斟。明日下山去,叹息难重寻。回首四十年,驹隙何骎骎。旧游不可到,怅望空长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