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得袁相书
谷苗深处一农夫,面黑头斑手把锄。何意使人犹识我,就田来送相公书。
出山吟
朝咏游仙诗,暮歌采薇曲。卧云坐白石,山中十五宿。行随出洞水,回别缘岩竹。早晚重来游,心期瑶草绿。
东园玩菊
少年昨已去,芳岁今又阑。 如何寂寞意,复此荒凉园。 园中独立久,日淡风露寒。 秋蔬尽芜没,好树亦凋残。 唯有数丛菊,新开篱落间。 携觞聊就酌,为尔一留连。 忆我少小日,易为兴所牵。 见酒无时节,未饮已欣然。 近从年长来,渐觉取乐难。 常恐更衰老,强饮亦无欢。 顾谓尔菊花,后时何独鲜? 诚知不为我,借尔暂开颜。
赠韦处士六年夏大热旱
骄阳连毒暑,动植皆枯槁。 旱日干密云,炎烟焦茂草。 少壮犹困苦,况予病且老。 既无白栴檀,何以除热恼? 华严经云:以栴檀涂身能除一切热恼而得清凉也。 汗巾束头鬓,膻食熏襟抱。 始觉韦山人,休粮散发好。
朱陈村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所以多寿考,往往见玄孙。我生礼义乡,少小孤且贫。徒学辨是非,祗自取辛勤。世法贵名教,士人重冠婚。以此自桎梏,信为大谬人。十岁解读书,十五能属文。二十举秀才,三十为谏臣。下有妻子累,上有君亲恩。承家与事国,望此不肖身。忆昨旅游初,迨今十五春。孤舟三适楚,羸马四经秦。昼行有饥色,夜寝无安魂。东西不暂住,来往若浮云。离乱失故乡,骨肉多散分。江南与江北,各有平生亲。平生终日别,逝者隔年闻。朝忧卧至暮,夕哭坐达晨。悲火烧心曲,愁霜侵鬓根。一生苦如此,长羡村中民。
酬严十八郎中见示
口厌含香握厌兰,紫微青琐举头看。忽惊鬓后苍浪发,未得心中本分官。夜酌满容花色暖,秋吟切骨玉声寒。承明长短君应入,莫忆家江七里滩。
浏览全部 3207 首
题崔使君新楼
忧人何处可消忧,碧瓮红栏湓水头。从此浔阳风月夜,崔公楼替庾公楼。
题崔使君新楼
忧人何处可销忧?碧甃红栏湓水头。 从此浔阳风月夜,崔公楼替庾公楼。
自黄州还江州
身浮一叶返湓城,凌犯风涛日夜行。把酒独斟从睡重,还家渐近觉身轻。岸回樊口依稀见,日出庐山紫翠横。家在庾公楼下泊,舟人遥指岸如赪。
武昌怀古十咏 南楼 其一
凭暖朱栏醉已酥,楼前眼缬望中疏。汉阳草树看来短,淮岸渔家淡欲无。薄暮鸦翻千点墨,晴空雁草数行书。多情庾亮吟魂远,风泛芦花秋满湖。
重到江州感旧游题郡楼十一韵
掌纶知是忝,剖竹信为荣。才薄官仍重,恩深责尚轻。昔徵从典午,今出自承明。凤诏休挥翰,渔歌欲濯缨。还乘小艛艓,却到古湓城。醉客临江待,禅僧出郭迎。青山满眼在,白发半头生。又校三年老,何曾一事成。重过萧寺宿,再上庾楼行。云水新秋思,闾阎旧日情。郡民犹认得,司马咏诗声。
为秋野题画
飘尽江头芦荻花,疏疏黄叶见人家。由他庾信能萧瑟,社酒鸡豚乐未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