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濂溪墓
元公祠下望,不见莲花峰。指点读书处,白云生几重。断碑村竖画,高冢县官封。一树霜皮老,还疑欲化龙。
南乡子 自题洞庭看月图,敬用家大人韵
洗出水都新。鱼地蟾天只一云。我料嫦娥居碧海,愁辛。来觅英皇话夜分。骚唱更微闻。万古灵均欲返魂。悔把龙宫青玉笛,收存。吹得潇湘月满身。
翠楼吟 鹦母为狸奴惊化,紫帆、次香各以词悼之。即两用元韵,兼为雪衣致谢二君也
胆怯昏黄,身愁冷翠,依然葬花旧处。断魂飞不远,料还在秋边庭宇。三生何许。便此后仙尘,听凭伊去。犹留据。绿衣半角,洗霜吹雨。欲暮。杨柳楼台,曾唤侬分理,碧云头绪。画阑无影到,向斜月如闻痴语。华年春树。甚薄命人间,玉笼难住。君知否。婵娟有例,一般风絮。
金缕曲三首 其三
说与天知道。问因甚、故人散雪,文人宿草。此客居然求马骨,权当千金赋稿。还怅望停云八表。中有屋梁残月在,便零笺、没字都堪宝。何况是,古时调。九州未恨交游少。只怕对茫茫尘海,无端啼笑。似此高歌同患难,元白真教压倒。从过后思量忒好。烽火关山如梦里,念生平、我亦悲而啸。铅样泪,不能扫。
莺啼序 檃栝兰亭序
永和九年癸丑,正暮春天气。修禊事、因集兰亭,群贤少长咸至。有修竹、崇山曲水,流觞列坐清湍次。又何须弦管,始堪叙幽思。宇宙甚宽,骋怀游目,信赏心乐事。念吾辈、随分周旋,相与俯仰一世。或晤言、室庐之内,或放浪、形骸之外。要其间、静躁殊途,悲欢同致。当其自得,内顾欣然,不知老将至。迨他日、所之既倦,情随事改。一转瞬间,迹皆陈矣。荣枯通塞,终归于尽,时移境变犹嗟悼,况千秋万岁都无几。死生事大,昔人兴感之由,秖今若合符契。临文嘅往,难喻诸怀,每不能自已。固亦知彭殇悉妄,修短难言,以后视今,由视昔尔。委心随化,斯诚妙旨。同时所述皆足录,料尊前、怀抱初无异。后人追溯芳踪,应览遗文,悠然感此。
丁丑重九前四日为余二十初度,制此书感,时在辰阳道中 粉蝶儿 其二 叫声
今日个山隐隐水迢迢。细瞧细瞧。者秋光为谁好。猛添来绿鬓十年愁,算和那黄花一样造。
浏览全部 558 首
秦楼月/忆秦娥 送别
怅离阕。淮南三度梅花发。梅花发。片帆西去,落英如雪。新秦古塞人华发。一樽别酒君听说。君听说。胡笳征雁,陇云沙月。
徵招 春感,和叔问韵
冷吟照影江南水,十年为春先瘦。寂寞负莺花,叹生涯依旧。姑苏人去久。空怅望行云归后。草色拖裙,梅痕堕粉,断魂时候。骄马洛阳街,歌楼热、曾携玉箫随袖。吹尽少年心,怪东风偏骤。绿蓑冲雪又。何处是五湖三亩。看愁与新柳争春,染嫩黄如酒。
南乡子 二 南乡子 其三
细雨湿同云。绣倦鸳鸯五色纹。凝望天涯音信杳,微矄。打窗风雪不堪闻。倚遍旧笼薰。泪痕空沁石榴裙。自捻腰围牢约准,东君。莫比今宵减几分。
临江仙 题板桥杂记
龙虎销残莺燕老,西风一夜南朝。江南何处不魂销。乌啼红板路,花落白门潮。剩得几株残照流,向人犹逞纤腰。招魂重过石城桥。月明楼十四,不忍更闻箫。
南乡子 其二
风雪打黄昏。别殿无人早闭门。拜了天香罗袖冷,低颦。催灭银灯解绣裙。金鸭卧残薰。看破屏风数泪痕。回首昭阳天样远,销魂。又过梅花一番春。
访梅禹金秦淮客舍
舟过长干问客星,风流不用叹飘零。一秋桃叶居淮水,十月梅花梦敬亭。游遍南朝多宝寺,翻残西竺几函经。赠君欲折藏鸦柳,满目隋堤何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