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太常引 秦淮遇雨,泊舟幽绝处,以此调写之 太常引 其二
尊前爱听打荷声。鸳梦不须惊。天替我怜卿。赠万斛、凉珠定情。单衫唤酒,疏帘听笛,忽忆五湖盟。枕畔堕钗横。卧冰簟、银床看星。
锁窗寒 春寒,用玉田体
浅屐敲菭,深镫剪韭,水窗还凭。归来燕子,社事和烟俱冷。似斜街、那家掩扉,卖花声里东风紧。有谁知昨夜,寒多曾倚,被鸳双忍。残粉。衫痕凝。又碧桃巷湿,绿杨天暝。春愁次第,都让小楼收尽。约海棠、今宵半开,嫩红一帘停梦等。最无端、闷了芳骢,江堤晴未稳。
丑奴儿令 两大人之黔中,鼎以试事留湘,赋感 其一
膝前长跪魂如醉,感上心头。悲上心头。泪到湘天日夜流。照人一样关山月,亲在黔州。儿在潭州。祝汝团圞万古秋。
清平乐
倦修箫谱。那得闲情绪。数点冷萤青绿处。摇得秋魂如雨。衾窝著手成冰。压梦更阑不成。才要思量便黑,小红楼上疏镫。
三姝媚 用王碧山原韵
舞枫红半绽。甚飘零和他,旧鸥新雁。短蜡低篷,又银筝脆语,写成依黯。一段愁烟,镇迷却、白蘋芳苑。试检青衫,洗向寒江,泪痕都减。今夜沙平水浅。恨数叠蛮山,便同天远。料得西楼照离悰,还有素蟾幽婉。萍絮生涯,翻累到、高堂心眼。只恐莼香秋浦,归来定晚。
莺啼序 檃栝兰亭序
永和九年癸丑,正暮春天气。修禊事、因集兰亭,群贤少长咸至。有修竹、崇山曲水,流觞列坐清湍次。又何须弦管,始堪叙幽思。宇宙甚宽,骋怀游目,信赏心乐事。念吾辈、随分周旋,相与俯仰一世。或晤言、室庐之内,或放浪、形骸之外。要其间、静躁殊途,悲欢同致。当其自得,内顾欣然,不知老将至。迨他日、所之既倦,情随事改。一转瞬间,迹皆陈矣。荣枯通塞,终归于尽,时移境变犹嗟悼,况千秋万岁都无几。死生事大,昔人兴感之由,秖今若合符契。临文嘅往,难喻诸怀,每不能自已。固亦知彭殇悉妄,修短难言,以后视今,由视昔尔。委心随化,斯诚妙旨。同时所述皆足录,料尊前、怀抱初无异。后人追溯芳踪,应览遗文,悠然感此。
浏览全部 558 首
浣溪纱 湘江舟行 浣溪纱 其六
碧尽湘天古恨多。万重明月万重波。湘花颜色似湘娥。桃叶江空愁读曲,竹枝调若畏闻歌。湘人情性奈秋何。
竹枝歌六首寄胡定安 其四
客棹愁行湘水波,凭郎莫唱《竹枝》歌。好山好水春更好,不见閒人载酒过。
沅江曲 其二
碧天霜冷月明多,平澧风交湘水波。夜夜枫林惊客棹,村村铜鼓和蛮歌。
江南新体 其一
悠悠复悠悠,日夜潇湘流。潇湘春草生,行人向南愁。缓歌竹枝娘,窈窕蘋花洲。
题墨竹五首 题墨竹五首 其五
秋浦绿层波,月明愁奈何。移船湘女庙,曾听竹枝歌。
送易惟效观察之蜀中同李司理作八首 其七
绿酒红颜怅和歌,金垆银烛奈愁何。青羊肆远孤旌驻,白马寒江大舶过。锦里春风啼蜀魄,阳台暮雨狎湘娥。双鱼是处能相忆,极目遥天剑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