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古今诗话》:咏牡丹诗甚多,罗邺云:“落尽春红始见花,幄笼轻日护香霞。买栽池馆恐无地,看到子孙能几家?”人皆谓之“诗中虎”。
《诗人玉屑》:“造理”:“买栽池馆恐无地,看到子孙能儿家?”
《瀛奎律髓》:此诗三四绝好。
《唐音癸签》:罗邺名场无成,无一题不以寄怨。“买栽池馆恐无地,看到子孙能几家”,人以为牡丹警句也,那知从忮求本怀中发出来。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弼列为咏物体。周珽曰: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绳枢瓮牖之家,那得栽之?“恐无地”者,见人当自守其分也。人生富贵,多不长久,一身未必能保,况于子孙!“看到”“几家”者,见在人者不足欣羡也。二句虽不过形容花之豪奢,实深入世故,勘破民懵。唐人咏《牡丹》,如李义山脍炙人口,未免伤于痴重,何如此虚实匀称?咏物至此,可称绝唱矣。首联咏花开时候,次联写花姿贵美。三联言花取重于人。末联宫人溺情于花。理意情景,格调兼至。
《才调集补注》:钝吟云:讽剌。
《瀛奎律髓汇评》:何义门:“落尽春红”四字,已伏流年冉冉。后四句从“看”字来,正形容其奢且愚也。第四若在落句便无味,此唐、宋分歧处。又云:佳在后半。纪昀:三四腐气。
冬日旅怀
乌焰才沈桂魄生,霜阶拥褐暂吟行。闲思江市白醪满,静忆僧窗绿绮横。尘土自怜长失计,云帆尤觉有归情。几多怅望无穷事,空画炉灰坐到明。
春过白遥岭
鸟道穿云望峡遥,羸蹄经宿在岧峣。到来山下春将半,上得林端雪未消。返驾王尊何足叹,哭途阮籍谩无聊。未知遇此恓惶者,泣向东风鬓欲凋。
陈宫
白玉尊前紫桂香,迎春阁上燕双双。陈王半醉贵妃舞,不觉隋兵夜渡江。
秋晚
残星残月一声钟,谷际岩隈爽气浓。不向碧台惊醉梦, 但来清镜促愁容。繁金露洁黄笼菊,独翠烟凝远涧松。 闲步幽林与苔径,渐移栖鸟及鸣蛩。
冬夕江上言事五首 其五
一带长溪渌浸门,数声幽鸟啄云根。松亭尽日唯空坐,难得儒翁共讨论。
野花
拂露丛开血色殷,枉无名字对空山。时逢舞蝶寻香至, 少有行人辍棹攀。若在侯门看不足,为生江岸见如闲。 结根毕竟输桃李,长近都城紫陌间。
浏览全部 171 首
买梅花木犀海棠橘栽置库中
护此数寸根,待彼数枝花。何时春风来,老眼易横斜。桃红与李白,长安事芳华。买栽恐无地,识者能几家。家山对石涧,冬日百树梅。梅花已一开,无时不持杯。客至虽留连,客去转徘徊。今栖省户间,一株手亲培。
陈漕领客西园赏海棠
追随玉节赏仙葩,满座风流客更嘉。锦绣有光摇竹影,珍珠无价买春华。猩红滴滴娇含蕊,雪白纷纷老半花。肯对骚坛轻著语,后山诗句已名家。
奉圣旨赋牡丹花
栽培终得近天家,独有芳名出众花。香递暖风飘御座,叶笼轻霭衬明霞。纵吟宜把红笺襞,留赏惟张翠幄遮。深觉侍臣千载幸,许随仙仗看秾华。
春日偶题城南韦曲
韦曲城南锦绣堆,千金不惜买花栽。谁知豪贵多羁束,落尽春红不见来。
牡丹
白帝工夫缕彩霞,肯将颜色弄韶华。酒粘织女秋衣薄,风动嫦娥宝髻斜。霜露莫摧今日蕊,轮蹄争看异时花。阴阳造化栽培地,不趁春光有几家。
再次红梅
色不夭秾始是华,仙家林观倚云霞。春酣白玉醅香入,日射红鸾扇影遮。攒萼乱须能淡伫,抱枝寒蓓更疏斜。为寄瑶林主人语,争妍应有曲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