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咏怀 其二十
濯我田中足,慨然游王畿。一命陟边徼,再命踰沧湄;万里恣新感,十年多故悲。庶事攻其短,修涂鞭我疲。问心纷变计,盈耳但卑词。岂无升斗禄,疗此朝夕饥;蓼虫徙葵藿,甘苦不相宜。
秋日杂诗二十首 其十
殊方今乐国,襁负自成邻。饧酿酬田祖,蛮讴赛水神。蓣苗由鹿喜,蔗叶野牛驯。经术能师古,豳风属此人。
初春杂咏八首 其四
不践沧溟外,焉知天宇宽!不逢绝域春,焉知远别难?一岛三千里,乖离更攒岏。鱼龙杂鸟兽,安得久盘桓。寒暄违本性,耳目怅新欢。三复飞蓬篇,根荄谁独完。
留滞海外,倏踰三载,追维所历, 不无嘅焉 其二
操舟奉职异车尘,四望长天入涣鳞。讲武督徭蕃有长,救荒告籴海无邻。稽商略定浮槎籍,柔远频招译国人。来往风分南北岛,冬春三历未知津。
病后书怀寄筱岫
病余秋气总阴森,一卷庄、骚苦竹林。海日斜时潮水阔,山风起处瘴云深。偶从甘蔗逢佳境,忽见芭蕉赋卷心。消受短檠人静后,守宫轧轧草虫吟。
秋日杂诗二十首 其一
三年身入幻,味物海东丞。秋杳云俱化,霄虚鸟不胜。花于情未尽,山有目先登。一室粗能理,随时可曲肱。
浏览全部 361 首
感寓 其二十三
深山有蛇虎,晴原多凤麟。凤麟真快睹,蛇虎不可亲。虎蛇有余毒,近之噬吾身。凤麟乃灵瑞,致之苦无因。我尝读古书,于焉求屈伸。昏昏苟不察,贻患将无垠。閒居感畴昔,用舍怨因循。蛇虎既难近,远之诚在人。
感寓 其四十
假兵车者伯,以仁义者王。诚伪迥不同,而人自圣狂。汤以七十里,至德闻四方。文王以百里,殷人何可当。小足以制大,弱可以制强。人心一以归,天命自有常。试观伯者民,欢虞气洋洋。齐桓晋文事,十世忽以亡。何如王者民,皞皞莫能量。百世既以远,仁恩讵能忘。我尝阅书史,浩然兴慨慷。因之识天德,王者其永昌。
绍兴祀岳镇海渎四十三首 东方迎神用《凝安》。 其一
帝奠九㙻,孰匪我疆。繄我东土,山川相望。祀事孔时,肃雍不忘。嶪峨濛鸿,郁哉洋洋。
赠樊著作
阳城为谏议,以正事其君。其手如屈轶,举必指佞臣。卒使不仁者,不得秉国钧。元稹为御史,以直立其身。其心如肺石,动必达穷民。东川八十家,冤愤一言伸。刘辟肆乱心,杀人正纷纷。其嫂曰庾氏,弃绝不为亲。从史萌逆节,隐心潜负恩。其佐曰孔戡,舍去不为宾。凡此士与女,其道天下闻。常恐国史上,但记凤与麟。贤者不为名,名彰教乃敦。每惜若人辈,身死名亦沦。君为著作郎,职废志空存。虽有良史才,直笔无所申。何不自著书?实录彼善人。编为一家言,以备史阙文。
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侍御知早入朝便入集贤侍御任集贤校书及升柏台又与秘阁相对同院张学士亦余特厚故以诗赠之
共怜独鹤青霞姿,瀛洲故山归已迟。仁者焉能效鸷鹗,飞舞自合追长离。梧桐迥齐鳷鹊观,烟雨屡拂蛟龙旗。鸿雁冲飙去不尽,寒声晚下天泉池。顾我蓬莱静无事,玉版宝书藏众瑞。青编尽以汲冢来,科斗皆从鲁室至。金门待诏何逍遥,名儒早问张子侨。王褒轶材晚始入,宫女已能传洞箫。应令柏台长对户,别来相望独寥寥。
九章 其三 哀郢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鼌吾以行。发郢都而去闾兮,荒忽其焉极?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淩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羌灵䰟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当陵阳之焉至兮,渺南渡之焉如?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憎愠惀之脩美兮,好夫人之忼慨。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