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送卢端公归台卢校书之夏县
绵绵堤草拂征轮,龙虎俱辞楚水滨。只是胜之为御史,不知梅福是仙人。地推八米源流盛,才笑三张事业贫。一种西归一般达,柏台霜冷夏城春。
寄苏拾遗
早岁长杨赋,当年谏猎书。格高时辈伏,言数宦情疏。慷慨传丹桂,艰难保旧居。退朝观藁草,能望马相如。
寄前户部陆郎中
出驯桑雉入朝簪,箫洒清名映士林。近日篇章欺白雪, 早年词赋得黄金。桂堂纵道探龙颔,兰省何曾驻鹤心。 离乱事多人不会,酒浓花暖且闲吟。
往年进士赵能卿尝话金庭胜事见示叙
会稽诗客赵能卿,往岁相逢话石城。正恨故人无上寿,喜闻良宰有高情。山朝佐命层层耸,水接飞流步步清。两火一刀罹乱后,会须乘兴雪中行。
堠子
终日路岐旁,前程亦可量。未能惭面黑,只是恨头方。雅旨逾千里,高文近两行。君知不识字,第一莫形相。
姑苏城南湖陪曹使君游
水蓼花红稻穗黄,使君兰棹泛回塘。倚风荇藻先开路, 迎旆凫鷖尽著行。手里兵符神与术,腰间金印彩为囊。 少年太守勋庸盛,应笑燕台两鬓霜。
浏览全部 532 首
次韵奉和到塞下有怀青社之作
十二山河壮东夏,黄扉当日建行台。封陲自此赭衣尽,黉校于今绛帐开。负海遂成安堵俗,济川元是代天才。耆明虽乐归閒趣,睿眷岩廊徯再来。
与吴子华侍郎同年玉堂同直怀恩(一作昔) 叙恳因成长句四韵兼呈诸同年
往年莺谷接清尘,今日鳌山作侍臣。二纪计偕劳笔研,一朝宣入掌丝纶。声名烜赫文章士,金紫雍容富贵身。绛帐恩深无路报,语余相顾却酸辛。
懿安皇太后挽歌词
陵前春不尽,陵下夜何穷。未信金蚕老,先惊玉燕空。挽移兰殿月,笳引柏城风。自此随龙驭,桥山翠霭中。
高宗皇帝挽章四首 其四
精一心传后,功隆道固存。徐乘仙驭去,往俪玉皇尊。典诰无遗意,臣民有断魂。嵩灵弓剑望,愁雾惨中原。
浮远堂二首 其一
杖藜同上最高峰,脚力虽穷兴未穷。领略江山归眼界,尽吞淮海入胸中。
哀词二章 其二
文章泮水动英游,玉殿腾名十四秋。莲幕未平台省志,薤歌潜引古原愁。青云气义千金薄,绿绶恩纶一命休。科第不穷余训在,凤毛森秀绍箕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