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城破,喜二弟挈家眷至 其二
出郭才三日,思家抵一年。无人问消息,何处脱烽烟。握手惊初定,闻言泪未涟。联床对灯火,破屋话缠绵。
哭张郁堂明经 其三
文字交深礼数宽,登堂每度索诗观。水沙连里他年过,便作黄垆一例看。
消夏杂诗 其七
枫林日暮晚风凉,散步谁知抱恨长。人自趋炎吾耐冷,两般气味各分尝。
消夏杂诗 其八
地僻无人问索居,清风入户替翻书。纸窗竹屋乌皮几,手写唐诗一月余。
题烈妇张沈氏殉节事古体九解 其二 其三
忽忽五年,载弄之璋。二竖入室,夫病于床。求神问药,泪睫承眶。一朝怛化,五内崩裂如沃汤。
咏史十二首 前汉 其十 宋
一著黄袍竟释戈,宋家杯酒奠山河。培成绝学千秋盛,养就人材两榜多。南渡偏安缘积弱,北边失策在连和。由来礼义维持久,易世犹传正气歌。
浏览全部 471 首
苦热行 其二
忆昔伏波南伐时,穿岸为宫避炎气。青草茫茫起瘴烟,吹虫含沙总堪畏。人生惜死非男儿,但有马革可裹尸,武陵之曲何伤悲!
淮上乱后寄子都兄五诗 其二
忆昨王师北渡江,山东豪杰已争降。衔枚夜雪俄平蔡,斫树明书果死庞。志士裹尸须马革,旧官祭灶熟羊腔。老奸牖下终何幸,远愧睢阳庙食双。
途中感遇效同谷七歌 其四
有姊已老有妹贫,平生惟此骨肉亲。知余流落兼苦辛,家庭怅望应伤神。廿年踪迹半道路,平生壮志成灰尘。呜呼四歌兮歌转涩,猿狖声哀山鬼泣。
再克集集,俘斩二百余级,溪水为赤 其一
战斗缘何事,纷纷死不休。干戈民自扰,骨肉尔奚尤。野烧连村起,溪涛带血流。番黎知报国,我辈况同仇!
韩少谟挽诗 其二
据鞍新息困壶头,款段何如弟少游。马革裹尸吾愿足,不然肯向死前休。
战城南
战城南,城南白骨高嶙峋。胡风四边来,冥冥起黄尘。但闻众鬼哭,不知何方人。有母倚闾,有妻捣衣。逢人问信,不见汝归。年年寒食,家家悲啼。有梦见汝面,无处寻汝尸。战城南,哀复哀,乌鸦暮徘徊,啄肠向林飞。颅箭无人取,惟有蚋蚁围。嗟哉戍边人,到此莫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