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李长源泌
灵武初来未肯臣,军中衣白指山人。两京恢复烦前箸,三世师资在一身。独慕神仙心自远,处人骨肉语何真。至今每诵黄台句,犹忆深宵苦口陈。
兕觥归赵歌并序
丈夫许国当不朽,安问剖心与碎首。丈夫即贬宜缄口,此时只合饮醇酒。君不见,文毅在昔官编修,文章气节无与俦。一朝目击夺情事,建言不为身家谋。可怜疏人忤时相,罢官得罪予廷杖。当年直道虽未行,朝野莫不闻其名。单车萧然出都去,阻道者谁颎阳生。跪奉兕觥把君手,殷勤愿为君子寿。神豸原能逐众邪,文羊何必输中卣。此兕流传二百年,归黄归陈亦屡迁。身历沧桑阅朝市,天令鬼守非虚言。珍藏更有章太史,后乃卒归颜氏子。传闻赵氏有孤孙,每诵铭言泪如水。覃溪学士今词宗,以诗为介遗颜公。千里持归告家庙,宝之直与璠玙同。伊余偶作长安客,摩挲新图重太息。区区一觥何足言,中有忠臣旧精魄。觥纵不归人亦宝,觥归乃见孤孙好。作歌下拜情未舒,恨不见觥惟见图。对酒挑灯更展玩,纸上生棱墨花灿,夜夜虹光射霄汉。
元遗山先生故里
先生诗学莫与比,东坡而后一人耳。才如奔马脱鞍鞯,笔似狂风扫糠秕。我昔读诗得楷模,今乃得过先生居。山川莽苍郁回互,奇才只叹今时无。是日中途值重九,风雨满城合饮酒。狂歌若使先生闻,地下亦应开笑口。先生所遭亦不齐,正是金源末运时。苍黄奔走不安枕,激楚尽发为歌诗。即今凭吊空于邑,石碣模糊谁所立。旧趾难寻野史亭,遗编独剩《中州集》。吾晋磊落多奇人,余子卑卑何足云。先生之后谁可伍,太原征君傅青主。
裴晋公度
旋袖齐传打麦谣,宰臣颅骨丧崇朝。何人更建平戎策,一出能令积寇消。圣主每思同唱和,远夷争欲睹丰标。暮年诗酒萧闲甚,绿野堂开傍午桥。
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 其一十九
凤翔兵变总由天,死不相从志已坚。却笑伶奴安十十,结欢苦费五条弦。
归途杂述 其一十五
两夜宿并州,转侧不能寐。静听丽樵更,如在棘闱睡。此类惯战马,伏枥久闲退。忽闻金鼓声,奋跃绝缰辔。名心亦已灰,帖括亦已废。流水阅年华,浮云看富贵。如何复牵绕,勿乃太无谓。披衣更秉烛,书以志吾愧。
浏览全部 336 首
留别长宜
检点三年事,归装一叶舟。凄凉行色晚,惨淡暮云收。结绶嗟何滞,悬车愿早休。故园松菊在,念此倍难留。
不寐
中夜匡床展转时,一灯凄暗写相思。莺花送酒春无待,风雨摇人梦不怡。已遣闲情归幻境,勉融苦语入新词。沉吟一字披衣起,结习年来只自知。
题杨昀谷西樵山居吟卷
西樵胜处似朱霞,难怪先生苦忆家。割得山光入诗卷,归装应向陆郎夸。
赴宴夜归闻雁
风霜一雁叫,灯火几人归。独倚高楼望,繁星忽满衣。难将歌吹遣,端与性情违。此际嗟生事,高吟未免饥。
送罗司理实之
衰病久忘情,相逢泪忽倾。见君重娶妇,于我尚如兄。秩满无人事,官卑有政声。归装诗卷送,荐牍漕台迎。二祖名俱重,孤身责讵轻。长将今仕看,勿遣后图更。
桃源官罢芸居以唐诗拙作赠别
自作还相送,唐诗结伴来。归装携此重,笑口为君开。莲上巢难稳,桃边艇却回。空余吟卷在,沙鸟莫惊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