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读史述九章余读史记有所感而述之 夷齐 其五 七十二弟子
恂恂舞雩,莫曰匪贤。俱映日月,共餐至言。恸由才难,感为情牵。回也早夭,赐独长年。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终怀在归舟,谅哉宜霜柏。
九日闲居并序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咏贫士七首 其二
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见言。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
读山海经十三首 其八
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不死复不老,万岁如平常。赤泉给我饮,员丘足我粮。方与三辰游,寿考岂渠央。
归园田居五首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浏览全部 138 首
和陶诗 读山海经十三首 其一(明·李贤(原德)) 读山海经十三首 其四(明·李贤(原德))
峚山产丹木,益寿同昌阳。丹泉出其下,汩汨源流长。就中多瑜瑾,润泽生辉光。玉膏可为馔,曾兹飨轩黄。
赠荀彦将诗 其一
光光国宝,曰瑜曰瑾。济济清朝,曰髦曰俊。瑜瑾既琢,有温其润。髦俊既集,芳风其振。
郊居新筑溪流夹园乔木嘤鸣杂花春发
结构南山阳,嘉木绕原隰。况复值初春,万物皆芳泽。园柳发青柯。山桃含丹实,好鸟扬欢声。幽禽展丰翼,虽无华京盛,足以肆怡怿。君子既高蹈,诸姬亦乐职。载理欢相迎,敦义怨易释。既感朱绿施,能不自彫饰。
感兴 其二
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方枘纳圆凿,其势必龃龉。高明坐一室,鬼瞰生揶揄。君子矫自好,岂能贬意趋。盛气招重尤,寒情畏厚诬。埋照匿光彩,被褐怀瑾瑜。先民亦有言,深藏贵若虚。
盗发亚父冢
盗发亚父冢,宝剑实累之。冢开宝气尽,狱吏书盗辞。盗言惟见宝,宁知亚父谁?项王不相信,弟子遂舆尸。黄肠下深锢,千岁复何为。大河绕城东,落日在城西。过客立城下,踟蹰望安期。朱光出东海,高台迎赫曦。六龙献阳燧,九凤保金支。鍊丹轩辕鼎,濯景昆崙池。拜赐冰玉佩,玄洲共遨嬉。
送张谦 送张谦 其二
昆山固多玉,抵鹊良可悲。群龙方盈庭,子行独何之。空怀径寸珠,粲粲五色辉。相投不相瞩,鱼目甘同归。至宝岂真秘,良材终见希。谁能辨瑜瑾,迟尔黄金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