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洞庭碧血 其一
兵车彻夜如雷吼,三车径向湖滨走。瘦马含枚别古城,霜蹄踏石石作声。衰柳抱微月,清光生嫩寒。壮士怀忠心,临风忘衣单。腰悬短剑一尺许,剑锋触鞘各自语。野犬惊吠篱落间,昂首注视目如炬。行经茅亭畔,永夜何凄其!山翁尘梦醒,睡眼撑迷离。启扉独瞻望,长揖前致辞:“借问行役人,此去将何之?曷留蓬荜中,品茗谈移时。”官兵答曰“可,”纷坐无一遗。山翁挈瓦壶,小儿灼明火。清涕悬鼻端,欲试终未果。火裂泉渐沸,泉沸茶乃香。分暖各一斟,新暖生离肠。堆面笑可掬,拱手谢未遑。扬袂一为别,前路浑茫茫。山翁凝睇久,无语自太息。携儿入闭关,断梦续不得。欹枕拾闲愁,愁多压满腹。星繁天未明,荒鸡唱茅屋。
访古夜郎郡 托口镇前竖一大碑,镌曰“古夜郎郡”
吹泪哀笳起四方,瘦筇短褐笑投荒。后庭最怕歌商女,边徼何妨访夜郎。自大从来多自损,佯狂未必是真狂。晚风芳径徘徊久,断碣丛芜送夕阳。
抗战百咏 其七 广州陷落 其八 吊佟麟阁将军
南宛兵哀未解围,将军战血满征衣。黄龙未饮西台哭,空见沙场马革归。
漫江冬日,得香港大风杂志主编陆丹林先生手书,赠诗奉答,兼呈柳亚子、叶恭绰、杨云史三先生 其一
冻云凝墨水笼烟,塞上轻寒欲雪天。早识文名夸洛下,喜传诗礼到梅边。梦中香岛情千里,血里春光恨四年。极目万方烽火里,大风高唱一潸然。
麻姑石感怀 其三
苦把艰危托短筇,茅檐绿倩密罗封。门前溪水澄双璧,树杪衡山露一峰。凉月半林惊宿鸟,深潭午夜吼潜龙。灯前忽听妻儿语,明日厨中甑又空。
抗战百咏 其二 其四
临危生死见分明,千古争传大令名。莫把英雄比儿女,坠城身重坠楼轻。
浏览全部 98 首
漫兴
吟情游兴向谁论,到处登临酒一樽。漠漠青山云外塔,萧萧黄叶雨中村。凉秋似水寻无迹,好梦成烟散有痕。底事清愁忽枨触,数声啼鸟又黄昏。
寄怀陶村兼呈樾亭
斜日沧江岸,寒烟独树村。空阶余鸟迹,落日满柴门。心静闻天籁,行吟惜藓痕。天涯知己隔,此意向谁论。
春柳四首用鱼汤秋柳韵 轻尘朝雨尽杯酒于阳关残月晓风拍红牙于柳岸壮游湖海元龙之意气犹豪远念灵和张绪之年华未老聆清歌于秋柳和高曲于阳春鸾舞菱花每自怜于顾影莺鸣幽谷冀相应于同声云尔 其一
雨裁风剪荡春魂,羌笛无声冷玉门。望去腰肢怜倩影,画来眉黛借愁痕。杂花炫色红成阵,高树垂阴绿映村。京兆风流张绪美,如云意气向谁论。
广州谒大忠祠
忠臣遗庙肃江皋,欲剪溪花荐浊醪。夜半鹃啼柴市血,秋深风撼海门涛。卧楼气作山河壮,战舸魂擎日月高。天不怜孤那可问,佗城怅望倍萧骚。
菊花
桓景登高事可寻,黄花开处绿畦深。消灾辟恶君须采,冷露寒霜我自禁。篱物早荣还早谢,涧松同德复同心。陶公岂是居贫者,剩有东篱万朵金。
晚霁
宿雨晚初霁,夕阳明远林。新秧千顷碧,老柳一溪深。残滴遗黎泪,鹃啼帝子心。携儿扶杖出,花径远相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