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谒蔡锷墓
登坛一喝气如虹,百二关河掌握中。声色岂能消志士,风云毕竟属英雄。冬青瑟瑟悲啼鸟,翁仲荒荒卧短蓬。一瓣心香三尺剑,我来墓上拜遗风。
麻姑石感怀 其四
危幕终非燕所栖,秋初风雨更凄迷。炊糜破釜多为砾,汲水深塘半是泥。钝剪夜窗裁蜡炬,轻盐古瓮捣霜齑。诗心不共年华换,离乱生涯掩泪题。
血观音歌
西风一夜江潮冷,秣陵秋尽梧桐影。燕去情伤玳瑁梁,月明愁杀胭脂井。井畔佳人迹已陈,芳菲无复旧时春。狼烟滚滚来淞沪,铁甲纷纷弃要津。寇酋松井知名久,亲率胡儿满城走。屠刀挥处血花飞,四十万人葬尘土。一将嚣张万骨枯,东京彻夜下军书。寇酋归去余惆怅,功过无凭赋子虚。杀人如草应知罪,永夜扪心深忏悔。袈裟一袭作枯僧,形骸僵槁类山鬼。多谢前村塑像人,参禅话旧倍相亲。取将战地泥和血,龛前寂寞香烟结。制就观音自在身,是佛是泥还是血。佛若工愁血尚腥,血如有恨佛应说。花开花落寺门前,春去春来剧可怜。案上红鱼喧怨语,枕边清泪忆当年。空山风雨寒茅屋,蕉影满窗愁满腹。残灯无焰佛无灵,夜夜禅堂闻鬼哭。
儿勿啼
母语儿:“儿勿啼,官兵已至村之西。索租日夜不得缓,供食更无凫与鸡。租不偿,爷不释,阿爷双手缚已赤。”火速播谷谷未熟,村妇负儿卧背脊。背脊瘦作山头石,顽梗塞儿儿仍哭!夏日炙同烈火烧,碧天万里无纤云。田泥灼足比汤沸,浑身汗雨何纷纷!汗一滴,谷一线,泪一串。汗汁泪珠和谷穗,鹅黄雪白衣边绾。落日没翠微,蹒跚还破扉。双肩谷新较儿重,谷送衙门爷乃归。长官得谷比泥溅,高楼彻夜恣欢宴。樗蒲一掷一千石,醉笑狂呼容不变。容不变,彀又罄,敕兵黑夜行山径。更向民间裹糇粮,兵至猛狠如虎狼。破关捉人不少息,鸡飞犬走喧永夕。村妇梦断心凄迷,逾墙负儿奔荒畦。荒畦草深二尺许,低声语儿:“儿勿啼!”
得陆丹林先生手书,知于香港沦陷时,间关遁至重庆,后归上海“红树宝”,诗以慰之
今古争传入洛名,旧曾文字诉孤清。天涯有泪伤离乱,海角无由讯死生。重见子卿归汉节,不妨司马赋西京。秋深枫叶红如锦,画出相思两地情。
中秋
终古无情是碧天,依然夜月照愁边。光从战血温中冷,影向神州缺处圆。未见白衣歌易水,自携黄独种山田。长镵短褐西风里,同谷诗心异代传。
浏览全部 98 首
汉中行草 过剑门 其一
七十二峰列翠屏,唐松汉柏入眸青。轻车一日驰千里,不及骑驴细雨行。
菩萨蛮
西风不解人愁怨,吹寒飘雨迎人面。归去渐黄昏,轻车迷旧痕。楼台灯火路,疑是相携处。泪眼几回看,琵琶谁与弹?
简鲍钦止
剧谈解人颐,湖海鲍工部。端能于口前,截断第二句。瘦藤寻上方,住此鼓钟暮。快办呼酒尊,梅花已无数。
读西京杂记十三首次渊明读山海经韵 其三 其九
惠庄长安儒,驰骋盘珠走。廉蔺茧栗犊,五鹿不当负。拊心困剧谈,此中固多有。口舌何足争,虚名千载后。
望云岭自古北口五十里至岭上南北使者各置酒三盏乃行 其三 其四
朱颜使者黄金带,铁面将军紫罽袍。会道因缘非一日,忘怀彼是即忘劳。
题仲穆画唐马
大宛千里马,朱汗翠连钱。夜秣玉关下,晓呈金殿前。横门花似雨,韦曲柳如烟。虢国争驰道,将军避绣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