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抗战百咏 其二 其一
才喜言和议未终,忽闻胡骑入城东。寒鸦不解河山异,犹背斜阳恋故宫。
甲辰杂诗 其四
奔走哭号剧苦辛,白头黄口没烟尘。轻车一日驰千里,争羡将军是解人。
漫江冬日,得香港大风杂志主编陆丹林先生手书,赠诗奉答,兼呈柳亚子、叶恭绰、杨云史三先生 其二
卅年南社兴亡感,万里诗名万里楼。百战河山文似虎,一江风月客如鸥。移家何必陶潜柳,浮海终须范蠡舟。流涕天涯人莫问,孤怀不尽少陵忧。
重九
遗黎哀怨向谁论,遍野啼痕杂弹痕。宿雨路泥深虎迹,荒山战血醒鹃魂。此时此地此重九,黄卷黄花黄叶村。桓景避灾无处是,茱萸高插旧柴门。
洞庭碧血 其三
昨宵亭长叩门语:“速往滨湖迓军旅。天下兴亡责匹夫,皇皇之令不得拒。”天未晓,月如霜,霜华遍野凝寒光。披衣扶侣向遥路,未有离思生柔肠。万山吐朝日,逶迤入沩水。水深塞雁飞,秋老枫林紫。逢著负伤人,行脚水边止。竹作帐,布为床,床在肩,人欲僵。呻吟之声何凄楚,缕缕入耳如丝长。低声问壮士:“战争诚太苦,卫国全恃君,吾侪愧无补。”壮士忍痛言:“守土责在身。忆余赴战初,满目咸烟尘。湖水作人立,寇焰骄未驯。孤城寂寂罕人迹,城头累累砌白骨。昼不睱寐夜不眠,枪锋距敌数百尺。巨弹毁屋声萧萧,砖飞石走椽楹烧。余火未尽明中宵,马蹄送响来林梢。杀敌之声高未已,腥风吹寒袭危垒。但求战胜不知败,不求苟活只知死。何期负创皮肉间,讵获生还亦耻耳!”壮士作壮语,语语怀精忠。裹身尺布素,旋看色转红。吁嗟乎!男儿自有身如铁,沙场故事从头说。一行涕泪一行书,一寸河山一寸血!
剑池
风壑云泉自古今,三千剑瘗墓门深。可怜死后犹高枕,费尽吴王一片心。
浏览全部 98 首
鹊踏枝 屋外修竹数竿,五年来已高出云表,迎风披拂,诚不可以日无此君,因赋是解,次旧字韵
嫩箨高篁新间旧。遮莫数竿,胜抵千株柳。画笔秋风添古瘦。疏窗影坠寒光透。作计天涯轻去就,凉月光风,那管婵娟妒。屋角鸣鴂呼雨又。萧萧况是黄昏后。
谢茂先家藏王禧伯疏林沐雨图
伸臂才能引卷窥,修篁如截叶低垂。行云不散山堂暮,常记钩窗卧看时。
云西为郭道士赋 其一
白云西畔是君家,萧洒轩窗占物华。我欲时来看修竹,洞门无遣白云遮。
奉母还长沙暮泊城外亲友枉问话至夜分慨然有赋 其一
五日零丁离虎穴,一家生死此渔舟。已拌异地埋诗骨,竟有惊魂出逆流。兵火余生成骇鹿,江湖何处著闲鸥。严城永夜催歌哭,刁斗声声无限愁。
次韵赵次侯送行之作 其二
三百年来第一家,修篁古木静无哗。先生东郭兼南郭,处士山涯又水涯。好事每愁花易落,留宾不厌酒频赊。梅颠绰有元龙气,尚恨窗棂面面遮。
松月斋为张克敬赋
斋前尽是长松树,山月来时分外清。龙吐大珠惟一颗,鸾窥圆镜欲三更。秋声径度窗棂响,夜色斜穿屋角明。不用乘槎天上去,且于江海老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