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对床夜语》:吴融“见多邻大遥相认,来惯幽禽近不惊”,与雍陶“初归山犬翻惊主,久别江鸥却避人”之句同。
《唐诗归》:钟云:“响”字高奇,着“雨”上尤奇(“滩响忽高”句下)。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须知此为九衢尘里受劳不过,酒醒梦觉无端设想,言如幸得有庐如此,真是快活无量也。看他满心满意,先写出“夏更清”三字,且不论人间何处存此快境,只据其才动笔,便早说至此,便知亦是世上第一怕夏人。嗟乎!安有怕夏人而又能奔走九衢尘里者哉?三、四,忽雨忽晴,撰景灵幻,桑经郦注,必真有之。人言唐诗难看,只是自己忘却其题是“书怀”也(前四句下)。五、六,正写是山中忘机,反写是九衢多惧也。七、八,又自随笔迅扫,言何敢便说真有此处,但得免在此间已足。言外可见九衢之犬吠禽惊,殆有不可胜道者也。
《柳亭诗话》:温飞卿诗:“檐前柳色分张绿,窗外花枝借助香。”吴子华诗;“滩声忽高何处雨?松阴自转一峰晴。”不得中二字作句眼,便不陡健。温句实,吴句虚,须与上下文参之。
《瀛奎律髓汇评》:纪昀:三、四自好。六句自然,胜五句。结太直遂。无名氏(乙):次联句高迥出尘。“此山”二字善本作“一峰”,对既跳脱,势更峻绝。
忆街西所居
衡门一别梦难稀,人欲归时不得归。长忆去年寒食夜,杏花零落雨霏霏。
阌乡寓居十首 清溪
清溪见底露苍苔,密竹垂藤锁不开。应是仙家在深处,爱(一作为)流花片引人来。
红叶
露染霜干片片轻,斜阳照处转烘明。和烟飘落九秋色, 随浪泛将千里情。几夜月中藏鸟影,谁家庭际伴蛩声。 一时衰飒无多恨,看着清风彩剪成。
寄杨侍郎
云情鹤态莫夸慵,正上仙楼十二重。吟逸易沈鳷鹊月,梦长先断景阳钟。奇文已刻金书券,秘语看镌玉检封。何事春来待归隐,探知溪畔有风松。
岐下闻杜鹃
化去蛮乡北,飞来渭水西。为多亡国恨,不忍故山啼。怨已惊秦凤,灵应识汉鸡。数声烟漠漠,余思草萋萋。楼迥波无际,林昏日又低。如何不肠断,家近五云溪。
首阳山
首阳山枕黄河水,上有两人曾饿死。不同天下人为非,兄弟相看自为是。遂令万古识君心,为臣贵义不贵身。精灵长在白云里,应笑随时饱死人。
浏览全部 325 首
南山十二咏集古 南山平 其九 华果柴
傍岩依树结檐楹(吴融),五月榴花照眼明(韩退之)。地僻寻常来客少(张籍),偶逢樵者问山名(卢纶)。
松鹤轩为丁羽士赋
长松几个傍檐楹,老鹤如童静不惊。剑气晴冲苍雪冷,丹光夜烛缟衣明。九皋听彻神偏爽,五粒餐来体自轻。间向炉中添艾纳,一琴相对有余清。
春雨
春日无不可,倏忽易晴阴。春晴送远目,春阴生静深。垂帘据半榻,群动不得侵。残卷落枕头,默默横素琴。檐溜发奇响,欲洗无尘襟。风铃湿不鸣,禽鸟息高林。耳目乃森肃,今古同幽寻。孤吟从中来,古木助清音。雨止籁俱寂,悠然获我心。我心岂由物,遇物屡悲欣。起觅已无端,微云散遥岑。
面香阁
邑事日填委,汩汩劳其生。揽衣登兹楼,便觉神思清。茂林郁松佳,好山列檐楹。景物自潇洒,有酒谁共倾。故园隔苍岭,行当脱尘缨。
答孟望之 其二
葡萄阴夏院,急雨响深更。醉里忘乡国,天涯恋友朋。高斋回夜爽,虚阁殷滩声。无限幽居意,怀君百感生。
答吴与几二首 其二
旧庐邻通衢,先畴接近郊。居无风雨忧,岁免粒食劳。生理亦已愉,胸中胡郁陶。楹桷思丹刻,久厌处衡茅。服味喜鲜甘,每羞视锄薅。德业倦时修,凭虚事华豪。郑真耕岩石,张蔚隐蓬蒿。内省重千钧,外物轻一毛。当时笑寂寞,清节后世高。原思贫非病,赐也气徒骄。尔视季子金,何如颜氏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