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瀛奎律髓》:三四言景,五六怀人,至尾句乃归之严光,高矣。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入富春”上先写“水送山迎”、此非为连日纪程,正是衬出他“一川如画”,言前此水无此水,山无此山,况值晚晴,真为畅怀悦目也。三、四,承写“一川如画”,又用“云低”字再写晴,“潮落”字再写晓也。妙绝(首四句下)!此写富春人物,特伸仰止。看他向柳间、花里安个谢客、秦人,已是胜怀莫敌;却又用“未必无”、“也应有”字,别更推尊子陵,乃至不敢停桡问津。呜呼!其胸中岂以利禄为事者哉?
《唐诗绎》:此咏古体也。其得手处妙用托。起劈空以山水托,中展笔以人托,至入正位,仍用宕开之笔,作意可想。
《唐诗贯珠》:上半首山中行景,三四有情致,三更佳,言帆为云压之意,其实无中生有。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其笔墨十分蕴藉,全在“未必无”、“也应有”六字,真是秀媚天成,着不得一些脂粉。清风万古,至于不敢问津,即其推屋子陵如此,先生殆有超然物外之思乎?
《瀛奎律髓汇评》:冯班:尾句有感托。纪昀:富春诗妇到子陵,尤是习径,无所谓高。
《石园诗话》:吴子华七律中,惟《富春》、《废宅》、《金桥感事》、《彭门用兵后经汴路》诸作雄杰,余多失之浮滑。
首阳山
首阳山枕黄河水,上有两人曾饿死。不同天下人为非,兄弟相看自为是。遂令万古识君心,为臣贵义不贵身。精灵长在白云里,应笑随时饱死人。
和张舍人
玉女盆边雪未销,正多春事莫无憀。杏花向日红匀脸,云带环山白系腰。莺啭树头欹枕听,冻开泉眼杖藜挑。陵迁谷变如须问,控鹤山人字子乔。
闲望
三点五点映山雨,一枝两枝临水花。蛱蝶狂飞掠芳草,鸳鸯稳睡翘暖沙。阙下新居成别业,江南旧隐是谁家。东迁西去俱无计,却羡暝归林上鸦。
病中宜茯苓寄李谏议
千年茯菟带龙鳞,太华峰头得最珍。金鼎晓煎云漾粉,玉瓯寒贮露含津。南宫已借徵诗客,内署今还托谏臣。飞檄愈风知妙手,也须分药救漳滨。
即席
家住丛台旧,名参绛圃新。醉波疑夺烛,娇态欲沈春。伴雨聊过楚,归云定占秦。桃花正浓暖,争不浪迷人。
富水驿东楹有人题诗
绣缨霞翼两鸳鸯,金岛银川是故乡。只合双飞便双死,岂悲相失与相忘。烟花夜泊红蕖腻,兰渚春游碧草芳。何事遽惊云雨别,秦山楚水两乖张。
浏览全部 325 首
赠别黄子章北上次铁桥司马韵二首 其一
沙头寒日照津旗,南雁初飞北棹移。谢客池塘新入梦,于门车马重相期。江湖冉冉冰霜尽,花柳欣欣雨露私。春近可堪人渐远,停云应是渺予思。
清明日舟次邀方司训同往西山
寒食江村路,门多插柳条。市呼新酿熟,客喜宿酲消。雨洗山光润,风生花气饶。故人原有约,沙际一停桡。
舟中得催字
山郭少晴日,春阴欲酿梅。岸痕新雨过,岛色晓云开。数鸟烟中落,一帆天外来。溪行正如画,频报长年催。
吕城舟行晚晴
杨柳堤长月一湾,芙蓉花小蓼初斑。孤帆白鸟无边水,残日断云何处山。远客自应归兴动,新诗都在晚晴间。功名有底催人去,只合渔樵作往还。
重过燕子矶
又系兰桡驻水滨,小亭重上独逡巡。恰看白下还斜照,剩对青山似故人。几杵疏钟江寺晚,半篱寒艳菊花新。凭栏更诵登临句,望里山川尚有神。
题寒碧轩
不负沧洲约,停桡访玉溪。水从阶下响,人到竹间迷。牖户寒光动,帘栊碧浪低。绿阴侵坐冷,香雾拂云齐。俗士何由造,幽禽自在啼。墙东盘石径,篱外筑沙堤。凉月连宵好,秋声入暮凄。会看龙起蛰,还许凤来栖。书帙从儿读,壶觞待客携。他时重相见,当作浣花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