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野客丛书》:高斋诗话印:山谷尝云:杜荀鹤诗“举世尽从愁里老”,正好对韩退之诗“谁人肯向死前休”。……退之在前,荀(鹤)用其语。
《瀛奎律髓》:三四世俗所传。
《载酒园诗话又编》:杜于晚唐为至陋,今试漫举数联,如:“廉颇解武文无说,谢朓能文武不通”、“典尽客衣三尺雪,炼精诗句一头霜”、“遍搜宝货无藏处,乱杀平人不怕天”、“举世尽从愁里老,谁人肯向死前闲”……岂成人语!
《初白庵诗评》:三四直遂无余韵,学元和体而堕浅易者往往如此。
《瀛奎律髓汇评》:纪昀:三四鄙俚。虚谷下“世俗”二字,却有分寸。
秋日山中寄池州李常侍
近来参谒陡生疏,因向云山僻处居。出为羁孤营粝食,归同弟侄读生书。风凋古木秋阴薄,月满寒山夜景虚。但得中兴知己在,算应身未老樵渔。
出常山界使回有寄
自小即南北,未如今日离。封疆初尽处,人使却回时。开口有所忌,此心无以为。行行复垂泪,不称是男儿。
望远
门前通大道,望远上高台。落日人行尽,穷边信不来。还闻战得胜,未见敕招回。却入机中坐,新愁织不开。
秋日闲居寄先达
到头身事欲何为,窗下工夫鬓上知。乍可百年无称意,难教一日不吟诗。风驱早雁冲湖色,雨挫残蝉点柳枝。自古书生也如此,独堪惆怅是明时。
赠李镡
君行君文天合知,见君如此我兴悲。秪残三口兵戈后,才到孤村雨雪时。著卧衣裳难办洗,旋求粮食莫供炊。地炉不暖柴枝湿,犹把蒙求授小儿。
别舍弟
欲住住不得,出门天气秋。惟知偷拭泪,不忍更回头。此日祗愁老,况身方远游。孤寒将五字,何以动诸侯。
浏览全部 353 首
书怀寄友人
精心奉北宗,微宦在南宫。举世劳为适,开门事不穷。年来复几日,蝉去又鸣鸿。衰疾谁人问,闲情与酒通。四邻寒稍静,九陌夜方空。知老何山是,思归愚(一作愚归幽)谷中。
病起思归 其一
年来多病转思山,终日呻吟簿籍间。叔夜养生休著论,陶潜难死只因闲。又移郡印三年调,未报君恩两鬓斑。安得便归田里去,松篁泉石掩柴关。
题镇戎军厅壁
夜闻碛外铃声苦,晓听城头画角哀。不是感恩心似铁,谁人肯向此间来。
寄归
三年踏尽化衣尘,只见长安不见春。马过雪街天未曙,客迷关路(一作乡遥云树)泪空频。桃花坞接啼猿寺,野竹庭通画鹢津。早晚相酬身事了,水边归去一閒人。
秦陇道中
问俗昔曾过陇山,西征今复出秦关。雁声叫日迷寒渚,枫叶经霜带醉颜。世路羊肠千里曲,功名蜗角几人闲。林间鹦鹉能言语,笑我年来两鬓斑。
送熊益中孝廉归丰城
征亭尊酒暂踌躇,一曲阳关恨有余。月里龙精归剑浦,云边马首出匡庐。故园春尽莺声老,驿路天长雁影疏。明到长安同献赋,知君才藻逼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