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五十八
山庐好,静读一灯孤。风起先闻铃自语,夜寒忽听雁相呼。有似唱喁于。
阮郎归 周生梦庄见余旧藏清仪老人金石手稿,中有君子耆老册一种,因为订正,更一再续辑得百人,加弁语见贻祝我,可感也。生好佛学,而耽倚声,于金石亦素研治,其所钤章曰“海红精舍”,曰“鸳鸯同梦楼”,皆极雅趣
斯人款款朴而妍。情殷金石坚。多承善颂续疑年。清仪耆老编。香一炷,篆痕绵。填词兼学禅。鸳鸯同梦佛同欢。海红帘底眠。
念奴娇 自杭至苏,由苏返沪,晤去病、勉后、天梅诸人,知于数日前亦曾偕游吴门,并得谒张公国维祠。苏之有张祠,余初未知也,填此志憾
西湖游遍看祠堂,历历曾彭左李。南麓独寻苍水墓,大抵无人来此。古木含愁,残山不语,俎豆全荒矣。两回凭吊,痛哭斜阳堆里。谁信一掬椒浆,阊阖城外,庙奉东阳祀。一样堤兵期灭虏,未许腥膻忘荐。故国魂香,孤臣血碧,种性终难死。缘悭展拜,令我凄然无已。
齐天乐 题徐仲可先德复庵觅句图
墨痕谁识当年稿,曾经劫灰三度。荡桨呼鸥,携筇策蹇,惯向斜阳来去。无言自语。引微妙天机,欲吞还吐。如此湖山,有人悄立断桥路。摊笺只应闭户。诗成高唱罢,水袂飘举。酒绿浇愁,灯红煮梦,好住烟波深处。奚囊满贮。便清响时闻,一瓢风雨。老屋低檐,个中吟独苦。
高阳台 题风洞山
汉月萧条,胡笳断续,忍看满地斜阳。万种牢愁,故宫犹剩红墙。酸辛莫把从头话,负恩儿、甘作降王。最堪伤。两颗头颅,一样收场。青衫红粉飘零矣,甚鸾颠凤倒,要问苍苍。如此因缘,天公怎太荒唐。裙钗却抢千秋节,坐蒲团、兀自思量。忽回肠。埋近忠坟,魂魄皆香。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二十四
山庐好,万木四围遮。拂槛两行甘露叶,当门一架紫藤花。此处是吾家。
浏览全部 204 首
投老
投老才营一把茅,前临官路后林坳。最宜鸡犬无邻舍,好放牛羊有近郊。春韭采来胜市食,秋鲈留取续山肴。吾庐谁道难寻觅,古树排门尽鹊巢。
夜行
路长忧炬尽,马弱畏泥深。肠断猿啼树,魂惊鬼啸林。艰危穷自惯,寒苦老难禁。回首金牛道,加鞭负壮心。
诸子将筑室以画图相示三首 其二
旧庐近已借诸子,新宅分甘临老时。万里松楸终独往,四方兄弟亦何疑。竹间疏户幽人到,林上长松野鹤期。已觉高轩惭卫赐,可怜黄犬哭秦斯。
次李司直韵二首 其一
老来方欲卧林泉,一蹑红尘只自怜。已与山灵有成说,秋风归骑急加鞭。
有叹
月如此好吴牛喘,雪不胜寒蜀犬狺。莫怪叔孙并禄父,不知周孔是何人。
了翁谪廉欲置华严托余将来以六偈见寄其略曰杖头多少闲田地挑取华严入岭来次韵寄之 其四
觑逻牛儿亦久如,于今正好抚怜渠。但能收放知时节,吒吒常教旁屋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