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还乡吟 其八
红衣小村女,镰刀月一钩。春田刈青草,来往饭黄牛。牵过南山矸,就饮西溪流。阴阴十亩间,朱霞一片流。忽听村歌起,遥度碧山头。一唱再三和,尾声低以柔。荷风气双清,柳雨线半抽。人人喜得所,今我复何求。
还乡吟 其七
荷花喜客泉,泉喜花亦喜。客心喜更多,秧绿二十里。前村鸡犬声,转入桑阴里。
还乡吟 其六
暑雨涤烦襟,楼窗一气清。阿戎喜相语,语变古今声。声在文字先,仓史得其精。山川隔语气,百派战国秦。何来沉与周,四声苦分明。造字北之圣,造韵南之英。辕辙两不合,隋宋传陆丁。卓卓广韵书,部分二百零。剧遭金元世,刘阴误兼并。一传顾宁人,再传段若膺。高眄九霄上,云乐赓韶韺。风雅感东周,词赋追西京。人声本元化,喑哑奚足惊。
六月二日召见仁寿殿恭纪二首 其一
为谋雪耻筑金台,旷古科名一日开。鲍叔谏君不忘莒,燕王招士始从隗。中兴建永期功首,朋党熙丰隐祸胎。三十年华须努力,横流方见济川才。
阿(衣补)盖曲
梁王宫内奇女子,恩重一生义重死。生既不生死不死,化作媊星照滇水。当年红巾寇边鄙,苴兰楪榆固唇齿。戈矛飞将天上来,英雄快婿酒边喜。七夕牛女三年偕,吞金咽碧生疑猜。慧心暗洒杜鹃血,流水凄咽秋声哀。通济桥头马行逸,愁云黯天天萧瑟。不甘瓦全甘玉埋,父一而已夫亦一。华山前峙苍山后,殉夫不饮续命酒。齐僖空叹亲郑昭,祭仲无端害雍纠。以节留名古无殊,以义全恩今则无。潇洒一歌老铁立,信哉女中真丈夫。君不见,羌奴报父吟珊瑚,乾坤欲坠巾帼扶。
友人代画晓山于箑上诗以答之
若无若有青山青,疑雨未雨晴未晴。是山是画难为名,万浓终复归一清。信哉逸品以神契,南北两宗孰能继。君今何处学古法,意在笔先此苗裔。雅扇人握春阴翳,千峰万峰晓光霁。平林云气何渝然,如美人妆淡而丽。松状十寻柏千岁,座闲疑作淩云势。知君天授非由人,敢将绘事薄曲艺。更羡君不专一长,书法两晋诗法唐。郑燮三绝狂者狂,君乎君乎遥颉颃。
浏览全部 99 首
次韵答孙载之
我来海陵路,三月有飞尘。求友不易得,见君良独亲。豺狼苦盗贼,鸿雁惨流民。世事一挥手,徜徉垫角巾。
减字木兰花 凤举以红叶装贴震先小照册上,颇有韵致,戏作此词
西京风味。红粉佳人千百队。一夜秋霜。十里枫林耀日光。卷头好在。一样枝头红不改。生面能开。留与诗人点缀来。
唐衢墓
京洛先生三尺坟,阴风惨惨土和云。从来有感君皆哭,今日无君谁哭君。
咏梅八首和贡觉原韵(忆梅) 其三
绮窗染翰净无尘,著手生香竟绝伦。惨淡云烟编画史,聪明冰雪拜花神。消磨北苑三升墨,点缀西溪一卷春。绝类华光师粉本,冷魂墨迹自精匀。
得陆丹林先生手书,知于香港沦陷时,间关遁至重庆,后归上海“红树宝”,诗以慰之
今古争传入洛名,旧曾文字诉孤清。天涯有泪伤离乱,海角无由讯死生。重见子卿归汉节,不妨司马赋西京。秋深枫叶红如锦,画出相思两地情。
送萧世秀才
心交别我西京去,愁满春魂不易醒。从此无人访穷病,马蹄车辙草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