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瀛奎律髓》:黄滔何人?此诗三四,举唐人无此淡而有味之作。五六佳。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弼为前虚后实体。次联极言爱山水之情无穷。三联写寺中景物幽隐邃古,见所以为已到嫌晚、重游预期处。……珽以诗人触景感情,因兴成咏,何必究物之有无,人之在否?细玩“如曾”二字,即云:此白莲之池,旧为翻经之所,今游其地,想像其时,恍然身处神越,如曾见白莲开满池中者乎?
《瀛奎律髓汇评》:查慎行:三四两句似一串,却有转折。何义门:次联顿挫曲折,极饶情味。落句以谢公山水自负,就东林故实收足前四句,真跃出拘挛外也。落句呼应,神味俱越。灵运在东林翻经、植莲。纪昀:结少力。许印芳:三四固佳。五六用皮袭美“三伏”、“六朝”语,换一“数”字,亦不佳。结句语太无味,故纪批云少力,今为易作“筑室思灵运,莲花又满池”。
寄郑县李侍御
古县新烟火,东西入客诗。静长如假日,贫更甚闲时。僧借松萝住,人将雨雪期。三年一官罢,岳石看成碑。
寓题
纷纷墨敕除官日,处处红旗打贼时。竿底得璜犹未用,梦中吞鸟拟何为。损生莫若攀丹桂,免俗无过咏紫芝。两岸芦花一江水,依前且把钓鱼丝。
启帐
得人憎定绣芙蓉,爱锁嫦娥出月踪。侍女莫嫌抬素手,拔开珠翠待相逢。
送陈明府归衡阳
雏鹤兼留下,单车出柳烟。三年两殊考,一日数离筵。久别湖波绿,相思岳月圆。翠萝曾隐处,定恐却求仙。
忆庐山旧游
前年入庐岳,数宿在灵溪。残烛松堂掩,孤峰月狖啼。平生为客老,胜境失云栖。纵有重游日,烟霞会恐迷。
寄越从事林嵩侍御
子虚词赋动君王,谁不期君入对扬。莫恋兔园留看雪,已乘骢马合凌霜。路归天上行方别,道在人间久便香。应念都城旧吟客,十年踪迹委沧浪。
浏览全部 214 首
赠圆昉公
天阶让紫衣,冷格鹤犹卑。道胜嫌名出,身闲觉老迟。晓(一作晚)香延宿火,寒磬度高枝。每说长松寺,他年与我期。
游栖霞寺
不见明居士,空山但寂寥。白莲吟次缺,青霭坐来销。泉冷无三伏,松枯有六朝。何时石上月,相对论逍遥。
题巴东寺
寺在啼猿外,门开古涧涯。山深微有径,树老半无枝。望远云长暝,谈空日渐移。恐朝金马去,还失白莲期。
题崇因院清轩
肥松瘦竹古招提,轩槛重游识旧题。清意不曾吟得尽,夜来明月浸寒溪。
往德安过东林寺读始祖唐御史公诗韵六首 往德安过东林寺读始祖唐御史公诗韵六首 二
东林闻自昔,梦想已多时。颇喜兹行便,聊偿夙所期。苔荒翻贝处,劫化偃松枝。赢得芙蕖在,年年发旧池。
廉上人归天台
旧住赤城华顶峰,桂岩芝崦白云重。弥天曾共习凿齿,入洛因寻陆士龙。寒烛伴吟经腊雪,雨花开讲过晨钟。浮沤一念归心起,本寺房前见偃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