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宗生为治“耕烟犁雨”印,作诗谢之
徐舍宗生善治印,为余治印取笃信。迩来奏刀出天然,一印凿成大地震。揽夕楼头焕朱颜,宛如同在村原径。濛濛春雨赏茅屋,耕烟犁雨蓑笠映。爱农乃有原上吟,尊农方刻爱农咏。农校之人喜吾诗,此印能使诗价振。朱红映墨墨光腴,白痕零雨农心润。阡陌萦带秧针浅,春泥陷蹄牛缓进。牛之淳朴如老农,牛后人如牛之劲。我曾牵牛犁芋垄,老农喜我有诚性。原上学耕烟雨亲,回城仍觉锄犁并。君知我心镌此景,浮名薄誉皆可摈。捧君此印三稽首,畦边砚边情无尽。
念奴娇 由电视科教片《李四光与第四纪冰川》中之黄山,有此遐想,再用前韵
四纪冰川,遗迹在、更觉黟山生色。峰刃擦痕雄辩者,科学之光四溢。鬼斧神工,峥嵘崛起。石或如猴鳖。地年地貌,卓然凭此成说。神州辈出英才,而况今朝,翳垢全昭雪。恰似奇峰争耸翠,势欲飞扬先抑。排雾拂云,万千仪态,瑰宝生华国。无穷宇宙,翱翔何限绳尺。
宣城石赠驾采
贺采善采撷,采撷到宣城。跋涉数千里,崎岖深涧行。四山美而秀,深涧澄且清。滩边多奇石,上有太古纹。磊砢卧百千,朱紫缭纷纭。对之双睛明,掇之喜且惊。贺老焕童颜,叩之声铿铿。挟裹如怀璧,归来示友朋。昨访一勺庵,四石幻像生。一鲤跃于池,鳃鳍鼓兢兢。一窗稀疏棂,兰芽数箭萌。前者紫血澌,后者丹砂凝。不知何人笔,邈远意浑成。一山倚褐雾,乱芦叶鬅鬙。有如战国壶,水陆兵马腾。又如岩壁画,长发舞僰人。一水沉蕴藻,涟漪泛薄冰。群鯈倏已去,云影半鲜晶。知我爱石友,共尊四皓迎。勺庵留其二,山峙水为泓。灯下独静对,感君有至诚。已结金石交,又与奇石盟。石奇不在石,奇在识石人。羡彼涧中石,与世无所争。昭昭映白日,潺潺濯清粼。古于陶皿片,丹原始情。早于甲骨字,图写浑沌分。乃是女娲用,上有灼炼痕。亦是燧人取,各留火精魂。朱绶虽缠腰,从不趋阶楹。紫绡虽披身,亦不佐调羹。色灿比梵高,不求艺苑旌。笔胜毕加索,不须欧亚倾。非若庸画手,戋戋乃骄矜。好古无古法,薄古无所凭。倘得此奇石,必沽利与名。爱石当护石,护石还仗君。岂不闻深山美石作悲鸣:“毋使我辈离乡井,毋使我辈戴冠缨。市廛之人欲壑总难平,市廛之人几人能如君。”
读陆游集
飘然剑外又江南,麦野桑村姓字谙。梦挟雷霆留舌本,诗回风雨集征骖。相思万古钗头凤,自警千言老学庵。笑我摩挲情不尽,高天明月一凭栏。
访十二琴草堂主人二首 其二
爱此西城月,清辉满草堂。丝桐千古意,书卷百年香。荏苒须成雪,芳菲花作行。轸前身教好,娓娓两情长。
戏用欧阳修《狂来》韵抒怀三首 其二
一字新奇矜所争,痴吟不倦亦难能。灯帏光落宵三鼓,窗雨墨霏砚一棱。强乞珠犀非颂海,只逢樽俎或盟渑。铿然古瑟拨繁响,聊补长年噤似蝇。
浏览全部 179 首
石梁
断涧横幽石,苍苔古木阴。攲危接山腹,迢递过云心。峭壁峙千仞,飞流下万寻。秦人若驱策,蓬岛路非深。
祖堂
一领袈裟挂屋西,相传一祖凿幽栖。山留雨露滋薇蕨,寺俨羲皇绝鼓鼙。石磴苔深随涧转,竹楼门敞与云齐。寻僧欲问禅家事,夜半闻钟月在溪。
庐山道中
雨霁林逾翠,岚开万壑分。马嘶山涧月,人踏虎溪云。竹屋黏崖结,僧田带石耘。独怜栖隐地,行役却纷纷。
题危太朴集八大家
诸君挥染映空碧,十日一水五日石。春山秋树绿更红,板桥野屋横且直。烟云蓊郁风雨交,夏木重重气犹湿。山花若笑山鸟鸣,五马骁腾仅盈帙。古岸疏林秋气清,石涧飞流疑咫尺。老来看画眼枯涩,便拟买田溪水侧。脱去赐带系芒屐,著书五车刻苔壁。
冒雨同竹坡遍探摄山诸胜 其二
秋山写苍润,笔笔骨胜肉。出力露锋棱,而不病老秃。双涧分飞流,怒与众石逐。东涧势尤峻,劲折如转毂。盘辟磴道中,恰与西涧扑。探之源深深,屡上山屡复。云白径微分,石青气自馥。此中大有人,经声出茅屋。
杂体诗 苦雨中又作四声诗寄鲁望 平入声
羁栖愁霖中,缺宅屋木恶。荷倾还惊鱼,竹滴复触鹤。闲僧千声琴,宿客一笈药。悠然思夫君,忽忆蜡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