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述哀 其四
三年学成就,聚首日靡短。东人况善我,受托颇缱绻。而父书云云,望汝意不浅。
韬庵招集积水潭
韬庵被徵晚入朝,海内相贺仰名德。日下特开礼学馆,大事相援天下溺。中古以降家天下,三纲五常有误释。纷纷聚讼见己小,去圣万里犹面壁。叔孙自谓知世变,两生抱古吾益惑。周监二代尚博采,墨守一孔岂为得?诸儒读书亦云广,所患淑世乏高识。夷之墨者欲见孟,道有不同孰能直?先生用意酌宇宙,软语当使众喙息。却怜结习终未除,长避路尘亲水石。西涯一角真冷地,泽畔行吟暂閒适。与游不必尽朝士,眷眷遂至夕阳匿。袁丝籍福今俱老,安能随俗矜枉尺!
二十夜待月二首 其二
夜色不可画,画之以残月。幽人偶一见,复随清景没。
夹竹桃
官斋六月花相映,红白尤怜夹竹桃。政尔无言神自远,祗缘不俗韵殊高。如山案牍围长夏,隔海烽烟照怒涛。老子婆娑聊独笑,花前那得并儿曹。
十一月十八夜
夜起久成癖,晦明观吐吞。苦寒知月味,衔恨敛霜魂。衾影曾何愧,荆凡定孰存?恶声闻最熟,不必蹴刘琨。
官学杂诗 其五
习静必于动,解人无不可。马足复车尘,中著瞢腾我。侧肩入戏场,里耳聚已夥。众生等螟蛉,吾岂殊果蠃?绕梁遇法曲,赏音久亦颇。持此较奔波,所得讵幺么。
浏览全部 1454 首
贺陈仲思
中鹄知谁好,烹鱼始认名。报公勤有子,似我懒无甥。何日亲相见,因风且寄声。泥金闻喜处,樽酒欲同倾。
寄赵敏求
赵子贫愈好,吟诗送此生。焚巢同旅鸟,泛宅老书檠。八座清门户,王塘好弟兄。杉棚先辱和,欲报怨无琼。
和膳部李郎中秋夕
淅淅复修修,凉风似水流。此生难免老,举世大同愁。萤影明苔藓,鸿声傍斗牛。犹分省署直,何日是归休。
送黄秀才归临川
倾盖江头酒一樽,高楼惊坐去如云。别君无语独长啸,尚想清音半岭闻。
挽李楼山观文 其三
相从剑南幕,公壮我丁年。寘彼诸生后,荐之明主前。承颜台衮近,托迹午桥边。壤厦千秋隔,潸然老泪涟。
悼翁仲立达州 其二
淮幕何多誉,巴城仅一麾。最书肤使上,好语近臣知。筚路江山久,维舟日月迟。空怀归报牍,不逮劳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