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陈叔伊次子声渐殁于天津之乱叔伊自为哀辞使余题其后
神京烽火莽连云,爱子书来隔虏氛。魂梦飞扬多幻想,道途惊绝入传闻。栖栖江汉诗人老,去去家山落日醺。剩有哀情似熙甫,一篇思子缀奇文。
十二月初一日梅厅展墓 其二
双坟才距一牛鸣,中道相捐痛两兄。归里何堪成独客,弃官已不待同生。依依山色供沾袂,惘惘湖光伴入城。剩向酒杯寻断梦,梦痕和恨欠分明。
韬庵招集积水潭
韬庵被徵晚入朝,海内相贺仰名德。日下特开礼学馆,大事相援天下溺。中古以降家天下,三纲五常有误释。纷纷聚讼见己小,去圣万里犹面壁。叔孙自谓知世变,两生抱古吾益惑。周监二代尚博采,墨守一孔岂为得?诸儒读书亦云广,所患淑世乏高识。夷之墨者欲见孟,道有不同孰能直?先生用意酌宇宙,软语当使众喙息。却怜结习终未除,长避路尘亲水石。西涯一角真冷地,泽畔行吟暂閒适。与游不必尽朝士,眷眷遂至夕阳匿。袁丝籍福今俱老,安能随俗矜枉尺!
马通伯属题姚惜抱刘石庵行楷卷子 姚卷 其一
明人尚阁帖,香光始一变。国朝竞学董,阉然似乡愿。梦楼尤侧媚,腼作吴姬面。姬传稍劲秀,董鬼终入腕。后来有南园,纵笔绝傲岸。纷纷女郎耳,此士真好汉。
使日杂诗 其五
独往孤行道偶通,知音千载最难逢。世人尽在酣眠里,忘却人间夜起翁(西京旅馆)。
西合兴夜饮
老大侵寻至,逢场底足夸。菩提心不起,粉黛眼终花。英气殊为害,风情每自嗟。尊前思暮雨,谁为鼓琵琶?
浏览全部 1454 首
和陶诗 咏二疏(明·李贤(原德))
二疏昔见机,解绶同归去。当时富贵者,讵识归田趣。譬之凤凰乌,千仞见高举。纷纷道傍人,叹息两贤傅。能以仁为宅,复以义为路。赐金亦云多,君储两深顾。明此代谢理,匪为邀声誉。行行适桑梓,去去远尘务。生理不足论,延宾畅情素。知止斯无殆,明哲当早悟。幸有旧田庐,非无子孙虑。后人继高躅,贤名亦同著。
秋明室杂诗(五十二首录三十) 其一十七 其二十七
斯人非圣贤,差失孰能免。观过可知仁,是非难骤辨。贻害固在恶,败绩或因善。流弊每易滋,安得不加勉!
对客
举世悠悠者,都非君所从。有人相许可,垂老一从容。小雨披群竹,清霜劲老松。别无相对语,墙角远闻蛩。
杂诗 二十首 其四
不死良难学,全生或可几。茶随东客到,药附广船归。棋倦收成败,书慵卷是非。关心无杂虑,魂梦入精微。
咏贫士七首 其六
仲蔚爱穷居,绕宅生蒿蓬。翳然绝交游,赋诗颇能工。举世无知者,止有一刘龚。此士胡独然?寔由罕所同。介焉安其业,所乐非穷通。人事固以拙,聊得长相从。
和陶渊明杂诗(六首。以下《越游稿》) 其四
我无猛烈心,出处每犹豫。或同燕雀栖,或逐枭鸾翥。向焉固非就,今者孰为去。去就本一途,何用独多虑。但虑末代下,事事古不如。从今便束装,移入醉乡住。醉乡固云乐,犹是生灭处。何当乘物化,无喜亦无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