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思小乙
挟册频年似我长,论昏未就意几忘。病中泪尽言难晓,身后房空事可伤。丛稿悲凉留宿业,遗姿抑郁对回肠。层楼向曙看渠去,却剩危梯望杳茫。
韬庵属题董元宰书迹卷子高江村所藏,号‘金沙帖’
书家变法法益新,近代惟有杨少师。鸿堂著录信具眼,晋唐格辙如见嬉。鲁公清真未险绝,独取米老吾犹疑。又闻香光晚年语,甘从公权背献羲。始知避滑必就涩,自讽所短非吾欺。诸城继作欲变董,持比登善防浇漓。坚实板鞭谁辨此,笔前未免惭疲羸。区区分别皆妄凿,强向故纸评妍媸。韬庵多艺书犹擅,我亦学步聊追随。何当掷笔睨天际,胸无古人任自为。
王彦和求题中泠泉图卷今为王可庄祠
江去泉留见此祠,沧桑满目不堪思。存亡同负千秋业,埋没空哀一世奇。两点金焦残梦断,廿年吴会再来迟。含豪回忆平生语,寂寞犹余地下知。
自都署步归寓宅
幕府绝通谒,散步惟长廊。枇杷冬始发,雨中送微香。院落疏逢人,向夕气已苍。觅句悄隐几,移灯清照床。朅来亲吏牍,勉强岂所长。骤闻北方警,寇深徒慨慷。此邦敌久瞰,狙袭谁得防?论议多奚为,缓急未可量。出门望我居,南去五里强。数日乃一归,儿女迎踉跄。坐定顾之叹,老我当何乡?
闻江建霞京卿卒于苏州感赋二首 其二
诏书夕下震朝端,江郑同登世所看。不出固应全首领,独存真欲裂衣冠。龙颜日角萦魂梦,玉宇琼楼警岁寒。极目茫茫天又阔,泪河莫为助波澜。
刘幼云潜楼读书图
秉书以事君,自处在忠孝。惜哉非甲胄,救国乃无效。抱书窜穷岛,举国孰同调?潜楼非人间,东海意已蹈。此中不废读,放眼藐群盗。纷纷乱未止,恃此昌吾道。狂夫天稍厌,反正谁能料?何妨坚信书,南山占雾豹。
浏览全部 1454 首
有赠
莫道情缘系夙因,絮飞风底自飘茵。惊回晓梦蛾空损,望断云天恨又新。对月有谁怜瘦影,扫花无计惜余春。老犹低首吞孤愤,隐到难言泪满巾。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 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 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 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 还如一梦中。
赠息存
王髯八十趋行在,义胆忠肝气一伸。际遇不应关显达,艰危何意契君臣。能贫迟暮真全节,忘老襟怀更绝伦。地下张于云里,伯叔必惆怅,中兴耆望付斯人。
天遣
天遣多情有别离,绿杨枝外抵天涯。粉蛾点滴牵丝出,金雁零丁怨柱移。锦字无多裁恨远,重帘不卷放愁迟。高唐梦雨相逢道,赋就春寒已后期。
卖花声
愁压远山低,此恨谁知,吴绫浅碧湿胭脂。无限秋光憔悴意,残叶疏枝,多病损腰肢,檀袖双垂,纱窗月上影迟迟。漏冷莲花人静也,寒雁来时。
徐记室贲北归见访南渚复送还城
初辞楚泽到吴村,访旧嗟君古道存。欲治匆匆归后计,难留款款坐中论。雪迟似让梅先白,月早如愁树已昏。此别终非前别远,孤舟江上莫销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