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多竹山属题澹庵图
养心莫若澹,可为知者道。利欲苟薰心,神智必尽耗。热中满天下,学者犹浅躁。平生吾竹山,行己有殊操。密林置小轩,飞尘不能到。犹余文字业,舍此无所好。偶然来旧雨,默对即深造。祇愁意非坚,出户还媚灶。
严氏三耄耋图
琼道杨霞举,八十父祖存。其父百二十,名曰杨叔连。祖名曰宋卿,百有九五年。奉使李守忠,太平兴国间。邀李诣其家,远祖鸡窠仙。状貌若小儿,数代在一门。事出《洞微志》,殆非无稽言。吾披严氏图,其事媲昔贤。夫妇必偕老,异禀疑由天。子云仁者寿,岂非人事焉。养气兼积善,可使生命延。久生阅世乱,空思太平民。
冬日杂诗以仰视皇天白日速为韵 其五
儿女寝已熟,瞑坐自数息。十年流浪踪,一一过胸膈。朋辈可远大,要自念季直。长吾四五岁,屡叹厄通籍。葆真虽通籍,随众限资格。未知谁有就,命运难可测。忍盦稍深稳,所守当不易。自余迫世务,软熟那足责。平生甘贱售,抛掷良弗惜。自贪兹游奇,兼可秽行迹。推门独起旋,噤凛霜月白。
吾分
老死虽吾分,衔冤欲一言。辟人中辟世,为鹤亦为猿。楼夐天沉月,秋悲叶去根。儒生机屡失,端已绝乾坤。
伤逝 其一
偕老亦既老,所欠惟一死。先行子不惮,继往吾何馁。小别良可哀,顾此堂下晷。叩棺幸未阖,累唤宁能起。素衣空辑杖,雪涕随逝水。相从五十年,十日靳我俟。茫茫望前路,目极天与海。
海藏楼杂诗 其一十四
物生必有耦,二者道之门。俗士务执一,百世成争端。寒暑与昼夜,相需不待言。彼此各是非,孰能为平反?圣智坐未达,著述迷乾坤。强同诚可哀,末流遂滔天。摩厉得发明,转战亦竞前。哲人非世用,宥之入自然。
浏览全部 1454 首
次韵转庵书怀
应节何妨俗,伤春已是翁。百年谙社酒,万里忆郫筒。话旧肱堪折,追欢袖略通。潘郎久不见,妙语想蘋鸿。
赋得临清亭四时词四首就录奉寄窦逸士 赋得临清亭四时词四首就录奉寄窦逸士 其二
绿竹阴沈白昼长,石渠流水稻花香。纶巾羽扇閒无奈,自起开窗送夕阳。
有怀在蒙飞卿
薄宦频移疾,当年久索居。哀同庾开府,瘦极沈尚书。城绿新阴远,江清返照虚。所思惟翰墨,从古待双鱼。
庚子秋夕访李莲卿于城西,赋此四首 其四
过江名士太无聊,水思云情隔目遥。王气消沈金粉在,那堪风月话南朝。
摸鱼儿
买陂塘旋栽杨柳,池亭检校公务。团茅时复羲皇上,惊梦每来窗雨。东望渚。却不似西偏,略约连双屿。于时语语。待柳色环堤,荷香入座,方足倚阑趣。园丁戆,直把廉名自许。端如司马家吕。十年护得檐前桧,莫咏蛰龙奇句。谁酌醑。试共看东皋,五斗先生谱。明当仿古。要渠列箕畴,牖县羲画,学取晦翁圃。
试诸葛生笔因书所怀寄诸弟 其六
最忆东林桧,婆娑一槛阴。寒枝生自好,细叶长还深。记忆花香近,忧虞草蠹侵。弟兄勤爱惜,留慰百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