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吴氏草堂 其二
水痕渐落露渔汀,秃柳枝疏也自青。唤起吴兴张子野,共看山影压浮萍。
陈仁先南湖寿母图
幽居得胜情,性中有真乐。南湖奉母地,羡子专一壑。吾观子养志,所贵在天爵。娱亲惟节义,菽水岂为薄。彼苍焉置子,山水聊可著。岩翠晓窥窗,波光晚摇阁。氤氲助舞彩,酣适等飞酌。诗心穷灵奇,觅句如采药。长生乃固有,仙骨自矍铄。摛辞散原叟,奥旨匪轻作。挥毫玉梅庵,妙手试般礴。杭州咫尺耳,辟地苦自缚。披图恍登堂,咏叹破寂寞。
冬日杂诗以仰视皇天白日速为韵 其六
此都号文士,浮躁多不实。盛名如赖襄,语助未究悉。黎公昔在兹,求士惟恐失。芝山岁再会,赋咏积篇帙。求其粗可者,百十未得一。善吾有长尾(名槙太郎),后起实美质。吟诗辄晓意,作字且秀洁。墨江望之夜,烟水上满月。管弦喧我醉,诘论忘笔舌。如渠齿方稚,才气已奔轶。前贤那足畏,好自奋今日。归来得惆怅,嗜此诚痴绝。
天津入都车中 其三
六年复此来,停车聊一望。指点畿内山,祇汝色无恙。
三月十二日四十八岁初度是日自上海赴南京 其一
坐思老来味,零落期渐近。击碎珊瑚枝,于意终有吝。解兵虽经年,世故犹相慁。奔波谁汝役,缩手亦霜鬓。今辰愈不乐,新齿恩爱刃。心知无万全,策马突坚阵。袖中衔诗本,怏怏入吴郡。形骸何足道,所惜在方寸。
季直之子怡祖十二岁赋登塔诗曰凭栏词客招新月隔岸渔翁唱晚烟季直自作诗曰阿翁十二始为诗今汝追翁欲及之愿汝立身求学问要如登塔最高时又为怡祖请余书扇乃赋此遗之
老夫恨不学,无术返童幼。儿曹能自前,奚翅与我寿。啬翁无穷意,岁月苦难究。迟迟出定论,晚子殆天授。自吾见怡祖,喜子劲在后。不愁强弩末,再厉端可彀。晚烟新月作,思致绝隽秀。家学不独诗,风气果已就。
浏览全部 1454 首
费地山求题露轩小楷卷
翰苑风流墨似金,晋唐小楷费研寻。老夫臂指僵难使,空有群鸿戏海心。
再和答师复五首 其一
爱君道骨有仙风,人品浑如月在空。清论不穷霏锯屑,故应云梦吐胸中。
秣陵杂诗
山似论文法可师,故都气象此难追。只如婢学夫人字,宜写唐临晋帖诗。
送退斋先生归武夷
书院新鳌峰,五观祠学宫。马邵独避席,将无道不同。专专论的派,此理谁当穷。独学无师友,前儒议温公。准绳规矩内,安得鞭霆风。
乌衣巷
飞云当日未停骖,巷在秦淮水以南。可笑异闻唐小说,余风犹袭晋清谈。
白燕
呢喃长日画梁中,素质冰肌迥不同。玉剪飞时遥可辨,宝钗化去竟成空。梁园梦绕梨花月,隋苑声残柳絮风。莫恋乌衣归旧国,藏身合在水晶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