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海藏楼杂诗 其三十二
守国知以兵,何如守以民。无民孰与国?恃官终难存。吾民弱至此,久散不能群。救亡事虽急,翻欲治本原。扬汤以止沸,岂如去其薪。满蒙苟相合,不下千万人。部落得渐强,地利谁能分?交通实上策,速决胡逡巡?锡公持此谋,程公为我言。我许为一行,暂为诸侯宾。悲歌极慷慨,老去弥苦辛。
张让三闻余不出枉视相唁且求作诗
宴居何所念,一坐厉千劫。半年不出户,世变方岌岌。初不知有汉,魏晋亡愈急。小园花事过,迸笋又戢戢。绿深春已晚,惆怅风雨集。客来或见唁,不语久于邑。张君素相重,文字积慧叶。染须事后生,愠色在眉睫。彦回故名士,垂老乃被胁。我曹宜深戒,晚节且孤立。
赴鄂舟中
万波弄日破霜寒,木落吴天意自宽。少壮背人如去鸟,江山还我此凭栏。警传萍醴围初合,灾被淮徐赈已难。多垒奇荒仍满目,漫寻猿鹤共盘桓。
二十夜待月二首 其一
峰明月未上,流碧满庭除。空山独吟人,百虫来合余。
题陶斋所藏瘗鹤命水拓本
群鹤翩翻各冲举,目送灵真将出世。世人臣滓满豪端,正坐尸居带余气。纷纷聚讼闹如沸,逸少华阳俱可置。君谟老眼有微言,指出隋贤参楷隶。隶楷相参转出奇,谁将此意试求之。学书聊取记姓名,平生欹正任自为。焦岩苍苍隐云水,上皇樵人呼不起。留待丹徒陈善余,辨證横山殊可喜。
张一桐邀饮分韵得生字
我昔尝为文襄客,文达遗风想颜色。公孙好事更瑰奇,不觉名门森画戟。门第谁能保令名,当时人桀嗟无灵。累世相韩子房少,期君事业在苍生。
浏览全部 1454 首
再用示方山人韵二首 其二
不羡千金狐腋裘,只知饱暖度春秋。如今万事皆踰分,此外何求更不休。
遣兴五首 其五
翻云覆忽雨,昨火今已冰。三涂九州险,未似今人情。人言余耳事,令我不忍听。嗟哉泜水上,刎颈遂寒盟。
安分
菽粟贵充腹,焉用罗珍羞。布帛既适体,何须衣轻裘。缊袍与箪食,哲人竟亡忧。况复过饱暖,安居日优游。内省自不疾,此外复何求。
老史
口食阳翟粟,身衣阳谷丝。二物不相即,饱暖常不时。老史知我穷,一岁一奔驰。方暑劝脂车,苦寒伺来归。嗟我垂老年,未免忧寒饥。老史甚忠信,但恨性重迟。事我三十年,闵闵不相离。我门了无求,辛苦终不辞。平生金石交,至此或已携。老史未易得,试复养其儿。
秋日作
蟋蟀语中宵,凄切不肯休。微物尔何知,亦与时节谋。虽未入床下,已复在户陬。似道寒气深,催人理衣裘。嗟哉无襦客,破葛悬床头。高歌但竟日,晏默何所求。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 者因效颦作十首亦前 人广骚反骚 之意内二十九首用旧题惟岁寒知松柏被褐怀珠玉三首效山谷余十八首别命题或 追录少作并存于 卷以训童蒙之意 寒机晓犹织
婉彼小家女,终年乐事稀。忍寒惟业织,晓至尚闻机。漏听铜壶滴,梭随玉腕挥。只愁老姑促,忘送素娥归。甚矣献裘切,伤哉恤纬微。盈庭皆赐帛,何以补宵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