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侯鲭录》:东坡云:“白公晚年诗极高妙。”余请其妙处,坡云:“如‘风生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不到也。”
《唐宋诗醇》:高瞻远瞩,坐驰可以役万景也。他人有此眼力,无此笔力。
《五七言今体诗钞》:白傅俚俗不可耐,其佳处自不相掩。
《养一斋诗话》:东坡谓白诗晚年极高妙。或问之,曰:“风生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余按此二语殊平浅,非白诗之妙者,不解东坡何以赏之?至如“不知皇甫七,池上兴何如”,“南檐纳日冬天暧,北户迎风夏日凉”,“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无奈娇痴三岁女,绕腰啼哭觅银鱼”,弥浅而俚矣。学之必成村巷盲词,不可不慎。
《全唐诗佳句赏析》:风吹古木晴天雨①月照平沙夏夜霜②
①晴天雨:风吹古木,飒飒作响,像雨声一般,但天空却是晴朗的,所以叫“晴天雨”。 ②夏夜霜:月照平沙,洁白似霜,但却是夏夜,所以叫“夏夜霜”。
七律《江楼夕望招客》作于杭州刺史任内。这两句是说,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白似霜。写夏夜清凉、优美的风光,逼真、传神。“晴天雨”、“夏夜霜”比喻新奇,措词独特,意境高妙。
风雨中寻李十一因题船上
匹马来郊外,扁舟在水滨。可怜冲雨客,来访阻风人。小榼酤清醑,行厨煮白鳞。停杯看柳色,各忆故园春。
东楼竹
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森然一万竿,白粉封青玉。卷帘睡初觉,欹枕看未足。影转色入楼,床席生浮绿。空城绝宾客,向夕弥幽独。楼上夜不归,此君留我宿。
游宝称寺
竹寺初晴日,花塘欲晓春。野猿疑弄客,山鸟似呼人。酒嫩倾金液,茶新碾玉尘。可怜幽静地,堪寄老慵身。
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
俱来沧海郡,半作白头翁。谩道风烟接,何曾笑语同。吏稀秋税毕,客散晚庭空。霁后当楼月,潮来满座风。霅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唯此钱唐郡,闲忙恰得中。
赠友五首 其五
三十男有室,二十女有归。近代多离乱,婚姻多过期。嫁娶既不早,生育常苦迟。儿女未成人,父母已衰羸。凡人贵达日,多在长大时。欲报亲不待,孝心无所施。哀哉三牲养,少得及庭闱。惜哉万钟粟,多用饱妻儿。谁能正婚礼,待君张国维。庶使孝子心,皆无风树悲。
村居苦寒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褐裘覆絁被,坐卧有余温。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浏览全部 3207 首
北城楼上
满目望不极,城楼当最高。地形连楚阔,山势入秦豪。平外斜通骆,深中远认褒。图经何壮观,故事有萧曹。
秋日登城楼用南田韵
城临孤壁迥,楼出万峰开。域势衔天阔,江形抱楚回。野风吹日落,霜雁切云哀。直北长安道,凭轩首独回。
寄高道士
髭须长黑鬓长青,椿比年龄鹤比形。爇尽名香朝碧落,坐穿孤榻鍊黄宁。松高却碍秋看月,草软偏宜夜礼星。难挹风标徒怅望,海天空阔雁冥冥。
八阵碛(在夔州)
涨江吹八阵,江落阵如故。我来苦寒后,平沙如匹素。乘高望遗迹,磊磊六十四。遥指如布棋,就视不知处。世称诸葛公,用众有法度。区区落褒斜,军旅无阔步。中原竟不到,置阵狭无所。茫茫平沙中,积石排队伍。独使后世人,知我非莽卤。奈何长蛇形,千古竟不悟。惟余桓元子,久视不能去。
舟过吴门感怀二首 其二
强兵富境望贤豪,戴縰垂缨恨尔曹。一聚劫灰私属尽,三边阴雨国殇号。江光东际汤池阔,山势西来甲观高。形胜不殊人事改,扁舟谁酹月中醪。
杭州春望
望海楼明照曙霞(城东楼名望海楼),护江堤白蹋晴沙。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