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哀小乙 其五
天地独不变,未足释我疑。所疑天与地,生死亦潜移。人生时苦短,古今渺无涯。昧哉漆园叟,无生尔何知。旁观似甚明,自逝夫谁欺?日月为我魂,山川为我尸。中有吊古者,悲歌复在斯。造物无所爱,万形纷奔驰。死状竟何如,试为吾言之。
天津入都车中 其三
六年复此来,停车聊一望。指点畿内山,祇汝色无恙。
十月十四夜月下 其二
天王乃见幽,毕世意不展。疑狱卒难明,孤臣涕空泫。
通州徐贯恂属题梅花山馆读书图
几生修到想居诸,换骨奇方政赖渠。何似爱梅剑南老,劝人祇读晦翁书。
杨和甫集二李篆谱书后
斯冰去人远,遗迹搜鳞凤。炎炎六百言,《尔雅》辞可诵。千文集逸少,传习世已众。孰与持兹编,考古极有用。岂徒窥篆法,小学繫尤重。先生厉名节,死义事绝痛。何时手自书,整暇兼飞动。避俗意殊奇,合污宁足讽。
六月二十一日夜起
林暗幽光起,楼高碧落通。微风成独夜,凉月亦凌空。草草随残劫,纷纷谁长雄?死棋聊插手,吾道若为东。
浏览全部 1454 首
送长蘅偕计北上二首 其二
忆予初识子,子方髫而俊。未能与深素,亦以私余润。迈往不屑姿,良足驱鄙吝。岁月既已多,肝胆两能印。因之情好殊,相与遂投分。之子真快士,风标何整峻。学博识有余,才多体更迅。谈达及应谐,妙理醒群听。得子牙后慧,无复有疑喑。云披而雨霁,天清以日喑。辟如哀家梨,啖之肌骨沁。亦如善攻者,摧陷无坚陈。吐纳纵横时,孑乎无乃称。之子与人游,所疾在美疢。片善苟有合,弘长尝过甚。一或遇瑕疵,反覆旋规瑱。盖失而数美,意实不欲徇。交久日日新,等于金石莹。吾徒二三子,视子以待赈。惟子有深情,使我忘非韵。子今将远迈,相送能无靳。之子素朗诣,栖寄故不近。顾其才非常,当事聊一奋。乃者既逢时,将功见言信。拱璧先驷马,此道亦坐进。每于言语间,羡子识力定。子心实寡营,是故恶夫佞。子气虽突兀,中怀乃周慎。非以长胜人,处长亦自胜。意既不在多,事理复迎刃。临歧何所言,慷慨仰修磴。君其爱玉体,聊以申贫赠。
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绝省人事触绪有感托之讽吟书云前一日缉成八章寓兴抒情非以言诗也 其四
口为祸之阱,异者同之仇。谁能噤不语,兀兀如羁囚。我岂好违俗,心未忘好修。本不慕华显,宁有忮与求。逍遥鹏鴳同,贫贱非所羞。风涛涨平陆,驾予一虚舟。未如泯机智,鸥鸟与之游。吾今已得师,稽首漆园周。
数醉
清秋无所为,遇酒时一醉。醉则遗形骸,兀然外天地。尘世多得失,古事有兴废。更复不快饮,徒为乱人意。屈原贵独醒,贾谊每流涕。二子竟中夭,惜哉且自弃。苍苔晚雨湿,红叶北风厉。乐乡聊可谋,悲秋岂吾志。
陈留市隐者
陈留人物后,疑有隐屠耕。斯人岂其徒,满腹一杯羹。婷婷小家子,与翁同醉醒。薄暮行且歌,问之讳姓名。子岂达者与,槁竹聊一鸣。老生何所因,稍稍声过情。闭门十日雨,吟作饥鸢声。诗书工发冢,刀籋得养生。飞走不同穴,孔突不暇黔。
严一飞惠余一唯图书赞其上甚佳石更名忠恕图置之座右以为居官奉母之规再用眩字韵
善水沃沸焦,善药调瞑眩。吾岂斯人徒,屏开慈母面。丹青解人意,二字出素练。孝哉耘瓜子,伤根岂所愿。升堂致一唯,出门成两见。遂令李老书,不入韩非传。吾家桃李园,力行未敢倦。明知政事拙,稍觉言语贱。四科定谁先,袖手冰入砚。会请无言师,宽处著方便。
味易斋为周叔训赋(传)
厚味人所嗜,子独味于道。味道夫如何,羲经日穷讨。大而天地外,细则秋毫杪。所遇各有味,咀嚼期了了。至味不可言,惟应自知好。非苦亦非甘,忘饥复忘饱。澹泊养吾神,泰和沃吾抱。长年味斯味,兀兀不知老。掩卷坐忘言,见此庭前草。晴光宿雨收,远色连天杳。咄彼刍豢徒,胡为养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