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阔别宜城,瞬经八载,江山依旧,人物全非,赋此抒感 其二
阴云阵阵雾漫漫,春雨连朝特地寒。芳草怅同征马远,梅花欣作故人看。惊弓燕鹊魂初定,怯浪鸳鸯梦未安。我亦异乡漂泊客,青衫争许泪痕乾。
友人咏物诗颇有寓意,依其原韵,次第和之 晚菊 其四 青琴
爨下余材有特长,火中鸣亦叶宫商。高山流水凭怀想,白雪阳春任抑扬。绝调空传嵇叔夜,知音谁是蔡中郎。风尘伴侣惟寒鹤,一样飘零共惋伤。
蝶恋花 木芙蓉
唐苑明妆添几许?艳粉寒香,庭畔无人语。丁度重来应有主,相逢细诉相思苦。露重霜浓天色暮。影堕秋江,宝剑光腾处。夜雨摧花花片舞,湿红飞过东邻去。
烧炭女
薄命朱颜总俭妆,蓬门争识绮罗香。平时阿母教炊爨,午季诸姑共采桑。忽闻村社来师旅,征取工兵到闺女。底事军书日夜催,爷娘相顾泪如雨。女儿亲老无兄弟,欲倩旁人真不易。检点行装只敝衣,风霜凛冽稀棉被。黎明里正已到门,只说寒窑在远村。男丁伐木女烧炭,作工直到月黄昏。明堂山上多烟雾,回望家乡隔云树。身寒不得衣轻棉,腹饥惟有餐山芋。栗树千斤装一窑,手执叉钳日夜劳。忙时那避风和雨,争取工分夺锦标。同行堪悯张家嫂,伊有孤儿在襁褓。丈夫前岁去从军,家有慈亲已衰老。儿依祖母哭要娘,白衣黄口泪沾裳。我闻此语心如捣,亦抛红泪向斜阳。斜阳欲下天将暮,指挥催炭急星火。一窑要炭产千斤,如少一斤要赔补。赔补不得将被囚,满身不觉汗浆流。官家有女贪酣睡,日高三丈卧红楼。茅棚夜冷浑难寐,不识双亲知也未。欲倩鳞鸿寄音信,争奈工头若魑魅。强取家书翻复看,不许一字说艰难。儿家辛苦何人惜,山谷繁花任自残。花残天上余明月,几度团圞归不得。夜永衾寒向火红,天昏眼倦悲云黑。稻禾栖亩无人收,婴儿在室乏娘求。装炭固须劳织女,驾车尤复累牵牛。烧炭延期到冬节,万座洪炉炼钢铁。铁运邻邦换器机,讵知都是工人血!山中女儿重添愁,千人跃进争上游。家有老亲望儿返,何时马角乌白头。我有荆妻亦在数,检查身体力不够。糇粮已裹欣放归,儿女嬉嬉告亲友。只有邻家薄命姑,仍在山中作火夫。风霜饱试朱颜老,谁识鲛人泪溅珠!
浣溪沙 春兴 其二
指冷琵琶恨有余,漫将心事诉檀奴。临风脉脉怅莓芜。一片绿波新霁候,半窗红日晓妆初。卷帘明镜借重湖。
民国二十五年秋游菊江杂咏 其三
鼓枻朝歌太白湖,浪花如雪溅襟裾。江南山色多秋意,尚带朱颜剩小孤。
浏览全部 274 首
至开化里寿春公故宅
宁知府中吏,故宅一徘徊。历阶存往敬,瞻位泣余哀。废井没荒草,阴牖生绿苔。门前车马散,非复昔时来。
近遭兵燹,失镶玉宝鼎一座,正深惋惜,忽于旧书麓中得古墨双团,阳面篆书:“双凤玦”三字,阴面刻双凤齐飞,其缘镌:“天启元年程大约藏”,审知为四百年前物,至为可宝,爰赋此七律二章以志之 其二
分明天启元年字,细注程家大约藏。曾历三朝留宇宙,饱经万劫阅沧桑。文章绣虎翻新样,风雨茅龙发古香。琐尾流离同厄遇,相逢从此共含光。
山居即事
小亭前面接青崖,白石交加衬绿苔。日暮松声满阶砌,不关风雨鹤归来。
满江红 咏全溪清隐
拣好溪山,容我住、有幽禽调曲。缚数椽、低低茅舍,也胜华屋。镇日柴门无俗客,一渠流水铿金玉。任苔痕、草色带朝烟,侵阶绿。篱边种,陶潜菊。窗前植,王猷竹。乐有余、坦率频忘荣辱。吾爱吾庐真得趣,男婚女嫁情缘足。总明朝、风雨及阴晴,眠初熟。
兵后窥小园
已无篱落护莓苔,时有邻人共往来。桑柘总因斤斧废,菊花空对草堂开。云横关塞余兵气,水落城池尽劫灰。况是荒郊多白骨,天阴鬼哭转堪哀。
晚步二首 其二
閒向庭阶步绿苔,侧身南望独徘徊。遥知风雨重阳节,三径荒凉菊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