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浣纱吟
金飙飒飒声凄楚,日暮溪边急砧杵。菱湖道上少人行,浣纱知是谁家女。我立溪头怅夕晖,两岸寒芦白鹭飞。渔家灯火如星灿,底事红妆尚未归。依稀似听清言吐,夫婿天涯行役苦。征雁南回杳信音,望断秋波泪如雨。临行珍重问归期,曾订重阳赏菊时。艰难盼到登高节,依旧黄花瘦一枝。男儿薄幸寻常事,姑老家贫谁养志。天寒早起易绵衣,应看阿娘针线迹。出门未久便忘家,陌上慵看归缓花。乱头粗服无修饰,典尽金钗只自嗟。瘠田数亩无收获,恶吏催租如虎怒。咆哮堕突势难撄,吞声任割机头布。忍饥纺织无休暇,轧轧机声至深夜。辛勤不辍待郎归,而今翻悔东风嫁。低徊呜咽不成声,零露沾衣泪更倾。姗姗徐向柴门去,溪水苍凉月不明。
庆宫春 感时
羽檄传边,霓旌指敌,鼓声直逼燕云。胡虏腥膻,故宫禾黍,废池乔木无春。战云新布,叹鹓雏、仓皇嚣尘。金戈夜起,满地荒榛,弥望青磷。何堪踏水浔,敌马方鸣,野鹤先惊。将伯难呼,深怜武穆,孤军犹作长城。晏安南渡,剩冠盖、纷驰弭兵。请缨心壮,直捣扶桑,痛饮东瀛。
悲秋[并序] 民国十四年秋苏鲁战争因而起兴 其四
操戈同室果何益,赢得金瓯似破觚。鸾凤自怜栖枳棘,英雄谁识出菰芦。漫云鹤唳华亭杳,曾听鸿嗷建业无。早起登楼穷远目,江山风景已全殊。
怀光明甫老先生 其二
饱经烽火阅沧桑,战后还乡薪木伤。萧瑟祇园余硕果,巍然鲁殿剩灵光。由来天意怜幽草,自是人间爱夕阳。欲向九阍陈素悃,迢迢银汉隔红墙。
高阳台 过寒翠园怀李啸楼师
望重龙门,经传马帐,李桃争喜春融。久滞宜城,乡心常恋峨峰。墨云渐压江头重,倚危阑、目送归鸿。忍徘徊,百子桥边,寒翠楼东。重来已是伊人杳,怅缥缃尽毁,衡宇全空。旧日芳园,几曾剩有芙蓉?伤情怕到荒城畔,盼夕阳、偏作嫣红。动愁怀,鸦噪寒烟,鹤唳西风。
春兴 其一
小楼岑寂怅黄昏,愁绪难消酒一尊。三月莺花撩客梦,连朝风雨断诗魂。阳关短笛伤心调,珊枕春潮别泪痕。底事有家归未得,年年芳草怨王孙。
浏览全部 274 首
中秋漫笔 其一
节序催人老,干戈动旅愁。一年容易过,此夕又中秋。
元日即事四首 其三
憧憧行李不曾休,消遣年华古渡头。得似青衿专挟册,浪随黄帽熟操舟。归装趁得椒花颂,洗盏连呼柏叶浮。容易一年春又换,赏心可欠七年酬。
高阳台 题俞少轩承德色丝感梦图,少轩客京都,一夕梦其室人授以黄丝寻,有骑省之戚,因作是图
独枕缫愁,离弦絮恨,天涯酒醒灯昏。惜别经秋,玉台明镜生尘。红蚕吐尽黄金缕,化罗浮、蛱蝶仙裙。一丝丝,半是回文,半是啼痕。缠绵无限相思意,认中郎隐语,倩女痴魂。九曲明珠,也应穿透情根。锦机织冷鸳鸯字,甚银河、隔断天孙。最伤心。水样流年,月样前身。
观迎神小儿社
花帽铢来重,绡裳水样秋。强行终较懒,妍唱却成羞。鹦鹉栖葱指,芙蕖载锦舟。休看小儿社,只益老人愁。
己卯秋重至雷阳漫兴 其二
惆怅年华逝水过,梧桐叶又下庭柯。十分秋色迷烽燧,一个幽人泣薜萝。此日鏖兵腾汉水,何时洗甲到银河?夕阳踯躅荒郊外,几度因风想玉珂。
鹧鸪天 故宫 鹧鸪天 其二十五
老去江关若有情。暮年惆怅庾兰成。夜桥吹笛悲难止,秋雨凭阑气未平。千日醉,几时醒。黄宫梦冷海云生。人间岂少回波手,谁挽银河洗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