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悲秋[并序] 民国十四年秋苏鲁战争因而起兴 其六
炮火频年震粤东,生灵涂炭苦兵戎。城边榕树烽烟黑,岭上梅花战血红。诗寄百蛮怀旧雨,星沦五丈哭秋风。昨宵征雁回南国,似把军情报皖公。
渡江云 秋夜阅报,怆怀不寐
霜凝天色晚,绕阑踯躅,新月照庭除。隔帘听燕语,软语商量,北返共将雏。芙蓉渐老,怨归帆、不渡重湖。犹记得,来时春柳,丝缕系香车。愁余,烟云陡起,雾霭沉昏,障家山何处?空太息书随雁杳,镜怯鸾孤。当年蝶向花丛醉,甚近来、香梦俱无?秋风起,今宵应瘦蘼芜。
梅花 {蕉窗老人病中稿} 其三
海外春回怅已迟,名葩初放蝶难知。多从雪里勤相探,浑向风前有所思。青鸟未传江北信,故人方寄岭南枝。廿年阔别无消息,辜负红妆似不宜。
春闺
料峭新寒透茜纱,困人天气病愁加。春风陌上怜飞絮,夜雨楼头怅落花。香梦难寻芳讯杳,云鬟慵整玉钗斜。寻巢燕子抛红去,知向垂杨第几家。
丁酉夏余应安徽省文史研究馆之聘,寄居岳西县垣,夜不成寐,起读杜工部诗,感而赋此 其四
历尽艰危忍尽饥,那堪羌笛又频吹。梦魂落拓愁羁旅,涕泪飘萧受拾遗。自叹沈腰浑似柳,谁怜潘鬓已如丝。红楼漫把花枝卜,君问归期未有期。
和宿松王松霞女士梅花八章 {用张船山韵} 其七
冬深万木尽凋残,退隐荒山泪暗弹。烽火烛天惊梦易,荆榛遍地托根难。自怜雾重云鬟湿,谁念霜浓玉臂寒。争说岭南春讯早,一枝应寄故人看。
浏览全部 274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