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故友赠予藤杖一枝,携行逾十载,几次遗失,为之怅惘不置,赋此悼之
老迈龙钟体不支,颠危险阻赖扶持。十年伴我行担簦,午夜烦君照下帷。为听江声曾独倚,每看山色总相随。几回丧失如亡友,一度追寻一涕洟。
岁暮赴英邑龙井庵访杨君仲甫不遇途中口占
憔悴风尘剧可哀,盐车老困不羁才。梦回蕉叶人何在,开到梅花我又来。春讯每年迟皖国,天心奚日悔轮台?龙溪访旧空回棹,寸寸相思寸寸灰。
减兰 观菊有怀
旧盟无据,梦里刚逢旋又去。血尽心枯,望断征鸿一纸书。江城秋老,赖有菊花相伴早。反觉消魂,花亦相思有泪痕。
新春漫兴 其一
奕世簪缨漫自夸,桃符新换属谁家。无人投刺虚三径,有鬼窥门满一车。懒把佛经书贝叶,莫将春讯问梅花。天寒雪后尤岑寂,独立斜阳数暮鸦。
客岁赴英山,道逢旧雨柯昌熙君,口占赠之
北雁南劳隔一山,交情端在菊之间。君怜秋柳同蒲瘦,我羡溪云比鹤闲。惟楚有才推皓首,避秦无地老朱颜。一年容易西风又,梦里重逢越汉关。
悲秋[并序] 民国十四年秋苏鲁战争因而起兴 其六
炮火频年震粤东,生灵涂炭苦兵戎。城边榕树烽烟黑,岭上梅花战血红。诗寄百蛮怀旧雨,星沦五丈哭秋风。昨宵征雁回南国,似把军情报皖公。
浏览全部 274 首
登源有汪王祖齐司马墓及王庙庙后有绿照亭有石洞用故侍郎朱大同先生韵示同游仁里诸宗人
千载吾王此旧都,登源流水绿成湖。断碑丘垄收云气,长剑风尘忆壮图。山隔游亭闻绿照,云封仙洞似蓬壶。联镳英俊来应惯,路转峰回不问途。
寄四侄旊二首 其一
数篇持往助欢咍,想见封题手自开。春草已生无好句,阿连空复梦中来。
李粹伯挽章二首 其二
病酒漳滨久,传闻信复疑。为郎真地下,哭友漫天涯。雨绋何由挽,风松想助悲。自今思有道,时展蔡邕碑。
十八夜得黄六秀才都下书以前中秋十三夜发
一纸千金手自裁,片鸿遥托渡江来。祇应不隔嫦娥面,月里封题月里开。
山堂巩先生挽诗三首 其三
绾章南北异,转首死生分。手泽空遗墨,书签冷旧芸。行须潘岳诔,碑已蔡邕文。身后无儋石,玄成似子云。
挽诗
周南留滞登封日,鲁国逍遥曳杖时。海内时流今略尽,不知谁作蔡邕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