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悲秋[并序] 民国十四年秋苏鲁战争因而起兴 其五
衾寒漏永家山远,客梦难安每易醒。独我焦心忧故国,几人挥泪泣新亭。频闻海涌千寻浪,犹谓风摇九子铃。一夜曲终秋已老,漫言江上数峰青。
和同学汪君瑞芳原韵 其四
旧雨离乡怅久违,闲云出岫惜孤飞。江湖满地双凫杳,烽燧漫天一雁稀。燕敝红襟思故宅,鹤髡丹顶惜初衣。小园乔木无多剩,忍睹枫林挂夕晖。
秋闺 其一
罗云万里雁飞高,一味新凉试翠翘。柳瘦淮堤鸦寂寂,草衰郊坰马萧萧。荷花未老惊零露,燕子将行恋旧巢。仰首长空望牛女,如何银汉隔迢迢。
辛卯乡居即事 其二
娇痴稚子怅蓬头,手甫持锄汗便流。惟恐书香难继续,夜阑灯下课春秋。
和张国乔校长苦雨诗原韵 其二
桃李成阴久望睛,将身难化护花铃。不甘作婢惟樊素,岂独伤心是小青。薄海未消烽火焰,中原犹带犬羊腥。闻君曾作漳南宰,亦有红英落讼庭。
客屯溪作 其一
蛮矫无端汉鼎争,羽书雪片尽军情。墨云渐压江头重,华发新从鬓角生。玉宇久无蟾魄影,荒城惟听马蹄声。几回欲作还乡计,道路烽烟恐未清。
浏览全部 274 首
登源有汪王祖齐司马墓及王庙庙后有绿照亭有石洞用故侍郎朱大同先生韵示同游仁里诸宗人
千载吾王此旧都,登源流水绿成湖。断碑丘垄收云气,长剑风尘忆壮图。山隔游亭闻绿照,云封仙洞似蓬壶。联镳英俊来应惯,路转峰回不问途。
寄四侄旊二首 其一
数篇持往助欢咍,想见封题手自开。春草已生无好句,阿连空复梦中来。
李粹伯挽章二首 其二
病酒漳滨久,传闻信复疑。为郎真地下,哭友漫天涯。雨绋何由挽,风松想助悲。自今思有道,时展蔡邕碑。
十八夜得黄六秀才都下书以前中秋十三夜发
一纸千金手自裁,片鸿遥托渡江来。祇应不隔嫦娥面,月里封题月里开。
山堂巩先生挽诗三首 其三
绾章南北异,转首死生分。手泽空遗墨,书签冷旧芸。行须潘岳诔,碑已蔡邕文。身后无儋石,玄成似子云。
挽诗
周南留滞登封日,鲁国逍遥曳杖时。海内时流今略尽,不知谁作蔡邕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