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民国二十五年秋游菊江杂咏 其一
高挂征帆过马当,大江九派见浔阳。飘零不觉中秋至,处处西风桂子香。
病中忆子
去年赴校儿牵袂,今岁游庠我卧床。枯眼已难流老泪,孤怀真欲断柔肠。初尝行路风霜苦,珍重添衣早晚凉。有假得归休滞缓,须知白发倚闾望。
梅花 {蕉窗老人病中稿} 其六
钗斜粉褪晚妆残,指冷慵将绿绮弹。蓬岛思迁悲不易,瑶台欲返觉真难。自怜玉骨年年瘦,谁惜罗衣叶叶寒。我是璇宫仙子降,林逋休作美人看。
秋日远行
新秋愁绪别怀萦,眷恋慈亲不忍行。迢远离家归祇梦,酸辛有泪泣无声。红凝枫叶经霜重,白到芦花妒月明。况值他乡闻玉笛,何人能免故园情。
梅花 {蕉窗老人病中稿} 其三
海外春回怅已迟,名葩初放蝶难知。多从雪里勤相探,浑向风前有所思。青鸟未传江北信,故人方寄岭南枝。廿年阔别无消息,辜负红妆似不宜。
丁酉夏余应安徽省文史研究馆之聘,寄居岳西县垣,夜不成寐,起读杜工部诗,感而赋此 其一
垂老冯欢兴已差,齐门弹铗出无车。主非北海难为客,地似长安不可家。彭泽未荒元亮菊,东邻堪种邵平瓜。杜鹃夜夜催归去,何必银河浪泛槎。
浏览全部 274 首
和李啸楼先生三醉木芙蓉原韵 其八
唐苑风流习未忘,秋江借镜照明妆。湿红一片斜阳里,艳夺枫林粉堕香。
浣溪沙
过雨园林绿渐浓。晚霞明处暮云重。小桥东畔再相逢。睡起未添双鬓绿,汗融微退小妆红。几多心事不言中。
和李啸楼先生三醉木芙蓉原韵 其七
秋露侵黄霜晕红,淡妆不异魏园中。夜阑徙倚楼头望,宝剑光腾月在空。
蝶恋花 送春
镇日闻愁知几许。庭际飞红,犹湿前宵雨。道送春归归底处。天涯芳草迢迢路。樽酒殷勤春解语。明岁重来,莫怅留难住。双燕呢喃天欲暮。惜香也解衔花去。
感皇恩·虞美人花
小绿媚苔痕,软绡初揭。露染春腮印红缬。丽人妆罢,莫倚鲜花争折。看来浓湿处,虞兮血。前生如梦,楚歌遥歇。泪影丝丝舞裙裂。晚庭风起,应惹重瞳愁绝,落红吹未散,同寻月。
和李啸楼先生三醉木芙蓉原韵 其六
咫尺邻庵正望衡,散花堕劫悟前生。重来观主非丁度,暂倚玄髯作客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