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杂兴十首 白霫 其二 南园
黑山潢水解弓刀,茅屋朝来听伯劳。万里马辞边雪苦,一声雁拂朔云高。关山落日家何在,诗酒春风气尚豪。试上荒城望乡国,重来清镜镊霜毛。
皇武
皇奋厥武,如雷如霆。犷彼远夷,载震载惊。帝命相臣,苏我疲民。维时莘公,展也大成。公自平阳,移镇于秦。世皆谓公,有脚阳春。公在在秦,百年无兵。世皆谓公,斯民德星。维此二方,不宁不令。帅臣议征,发言盈庭。公奏累上,如山不倾。世皆谓公,汉之营平。既宅三辅,复保五城。以迄于今,夏人请盟。维将尽能,维公竭诚。公拜稽首,天子之明。我公归矣,我民思矣。诏公复起,周邦咸喜。愿公百年,以佐天子。罔俾樊侯,于周专美。
南麓画华清宫图
天宝遗事今几年,华清楼殿非人閒。五家罗绮隘山谷,驱入尺纸天工闲。豆分绣岭线泾渭,人物微茫才位置。想当睥睨下笔时,两眼犹能书细字。乃知棘端可以造沐猴,巧夺造化非人谋。胸中度世乃吾事,坐令千里当双眸。明皇初心小姚禹,肯比金陵一孱主。一盼聊为妖姬留,奈何坐此覆神州。太白西去有鸟道,蜀山秦树令人老。浮云一蔽渔阳城,禄山马饱宫前草。恩流四海一玉环,胡儿不合窥潼关。至今脂泽下蟾口,时有饮鹿疑神奸。岂知水洗凝脂滑,一掬伤心马嵬血。多年鬼火化为碧,还绕离宫送行客。龙嵓几度过华清,笔端山高水泠泠。呜呼兴废今已矣,祗有丹青留典型。画诗双绝兼书工,留传逊公到松公。今年盗入妫川东,火烧塔寺一洗空。松公间关来帝里,一身与画同生死。吾闻挈瓶之智不假器,支郎大胜潼关骑。
郎山杂咏十首 天城 其三 仙人峰
世界几微尘,古今一昏晓。笑谢区中缘,独立万物表。
昭君出塞图
无情汉月解随人,羞向天涯照妾身。闻道将军侯万户,已将功业上麒麟。
游上清宫四首 其一
阴阴垂柳净朝晖,城郭山林果是非。步绕仙坛香露湿,紫玟瑰刺骨人衣。
浏览全部 642 首
次韵子履远寄之作
飘然逐客出都门,士论应悲玉石焚。高位纷纷谁得志,穷途往往始能文。柴桑今日思元亮,天禄何时召子云。直使声名传后世,穷通何必较功勋。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
玉室璿台奉宴居,醉吟风月在方壶。山川大抵因人胜,出处由地与道俱。斟酌古今归奥学,扶持宗社属嘉谟。区区却笑陶元亮,祇把南山入画图。
补之以鍊养之说勉德循眷眷之意并见二诗若惧其不我从者以待德循可也他人能无诮乎因次韵奉寄 其二
不用休粮学隐沦,眼前无事即仙人。解官终作陶元亮,晦迹聊同郑子真。交友尽缘酬唱密,关山岂碍往来频。流行坎止平生志,寿夭还如泥在钧。
衡岳道中 其一
野客元耕崧岳田,得游衡岳亦前缘。避兵径度吾岂忍,欲雨还休神所怜。世乱不妨松偃蹇,村空更觉水潺湲。非无拄杖终伤老,负此名山四十年。
次韵季叔友贺尧明登第叔友丹阳人也本中得其人之详于王尧明恨未之识也尧明擢第叔友作诗贺之尧明令继作既喜叔友能不妄许可又嘉尧明进退取舍皆中乎道也三首 其一
柴桑无复陶元亮,谷口虚传郑子真。二子风流知有在,且留余味及吾人。
思家五首 其四
弱冠吟诗六十年,自然熟处有肥仙。坡翁追和陶元亮,谷老深惭白乐天。苦李道傍人不采,蟠桃海上事空传。平心定气求中道,佳句无穷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