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清居寺五杉亭观子野留题
五杉今日祗三株,曾是诗人叹息余。君去我来杉尚在,断肠君没见君书。
杨尚书宫直雪诗拟应制作某时在假闻而和之二首 其二
黄昏陡觉峭寒生,漏涩铜壶第几更。未放六花齐苑树,先留半月抹宫城。一陶风俗还纯素,尽领乾坤入太清。应是上方观下界,放教双眼一时明。
河上二首 其二
旱爱濒河麦,晴怜唤雨鸠。春随挑菜侣,月趁捕鱼舟。
大雪二首 其一
大雪无朝暮,衰年见未曾。园林春浩荡,川岳气凭陵。云惨天应漏,阳微井欲冰。欲寻安道舍,何处一龛灯。
明惠皇后挽歌词四十首 其三十七
仙源周太子,华裔汉徵君。生圣休祥著,忧民俭德勤。姜嫄忻懿范,光烈恧鸿勋。辅就中兴业,飘然返白云。
和杨尚书之美韵四绝 其一
河南夫子两程子,要与洙泗继后尘。濂溪先生为张本,舞雩风里浴沂春。
浏览全部 642 首
次韵子履远寄之作
飘然逐客出都门,士论应悲玉石焚。高位纷纷谁得志,穷途往往始能文。柴桑今日思元亮,天禄何时召子云。直使声名传后世,穷通何必较功勋。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
玉室璿台奉宴居,醉吟风月在方壶。山川大抵因人胜,出处由地与道俱。斟酌古今归奥学,扶持宗社属嘉谟。区区却笑陶元亮,祇把南山入画图。
补之以鍊养之说勉德循眷眷之意并见二诗若惧其不我从者以待德循可也他人能无诮乎因次韵奉寄 其二
不用休粮学隐沦,眼前无事即仙人。解官终作陶元亮,晦迹聊同郑子真。交友尽缘酬唱密,关山岂碍往来频。流行坎止平生志,寿夭还如泥在钧。
衡岳道中 其一
野客元耕崧岳田,得游衡岳亦前缘。避兵径度吾岂忍,欲雨还休神所怜。世乱不妨松偃蹇,村空更觉水潺湲。非无拄杖终伤老,负此名山四十年。
次韵季叔友贺尧明登第叔友丹阳人也本中得其人之详于王尧明恨未之识也尧明擢第叔友作诗贺之尧明令继作既喜叔友能不妄许可又嘉尧明进退取舍皆中乎道也三首 其一
柴桑无复陶元亮,谷口虚传郑子真。二子风流知有在,且留余味及吾人。
思家五首 其四
弱冠吟诗六十年,自然熟处有肥仙。坡翁追和陶元亮,谷老深惭白乐天。苦李道傍人不采,蟠桃海上事空传。平心定气求中道,佳句无穷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