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高阳台 秦淮河访李香君旧居
檀篆烟消,莺弦韵杳,芸窗不驻芳春。庭院愔愔,苔深犹认娇尘。珠帘翠幻屏山影,恍当年、宝雾香氛。暗归来,燕子无言,也自伤神。吟魂小寄流连地,叹霜缣碧血,曾染花痕。故国惊秋,可怜谁似钗裙。奇情壮悔都陈迹,漫评量、有酒盈樽。恁徘徊,朱雀桥边,立尽斜曛。
蝶恋花 和彦威丈二首 其一
碧隔窗纱烟似语。午梦惊回,影暗斜阳树。渐觉哀蝉如泣诉。酒边谁会伤心处。毕竟芳时留不住。一夕春归,红紫都无据。次第霜寒堪闭户。小楼依旧听风雨。
齐天乐 奉题空山琴雅图
碧纱烟外空山语,泠泠更传秋韵。露湿亭桥,云迷岫峪,依约泥痕鸿印。清商漫引。怅环佩声稀,九天难问。写入丹青,弄愁还又到霜鬓。携琴归去未忍。冷蚕空自茧,犹酿余恨。月隐星沉,杯深醉浅,消对灯花一寸。低徊暗忖。怕廿载前踪,抚缣重认。幻作芭蕉,托魂栖梦稳。
贺新郎 庚寅初冬持社成立诸侣盟于峨眉之巅感而赋此
屈子沉江竟。自当时、香烟未绝,几番衰盛。一脉相沿唐与宋,闻道风骚各领。千载下、人天都病。瓦釜雷鸣聒耳久,算晴窗祗作长宵暝。残劫里,醉还醒。今来岂是寻幽胜。矢初衷、绵丝续缕,此心堪凭。万仞峨眉青未了,但许山灵为證。凝涕处、孤怀耿耿。把酒相看无尽意,喜吟旌戮力同持定。云海畔,望金顶。
水调歌头 庐山白鹿洞延宾馆写怀
佳节近秋冷,雅兴趁重阳。庭前相和丛菊,丹桂犯微霜。漫有幽香盈树,白鹿都无寻处,蓄犬奈成行。为践旧盟约,诗酒暂疏狂。追往迹,延宾意,待商量。登高心事,一棹谁与泛沧浪。此际流连杯畔,准拟来年春半,重更醉湖光。欲效渊明赋,归计且从长。
常熟吊钱柳墓二首 其一
虞山吟屐值清秋,细雨轻阴话旧游。四百年来残劫外,乡人谁识绛云楼。
浏览全部 293 首
金陵读晦窗先生酹酒诗感步其韵兼寄青凤清晓二兄
客中寻觅楚骚魂,喜见梅花雪影痕。玉树风抟双舞凤,瑶池歌涌六朝门。劫余合续前贤曲,焦尾期传后世孙。酒畔吟怀思赣水,滕王阁上共豪吞。
次韵刘彦炳典签感秋七首 其四
孤桐倚绝壁,长养材质奇。截为焦尾琴,奏成白雪辞。倘非爨下声,知者复谁其。物固有佳遇,待时何足悲。
大有
吊影幽蛩,舞风寒翠,助哀吟、偏在长夜。掩珠栊、依稀旧日情话。姮娥不似旧情浅,尚徘徊、清光穿罅。此境漫说凄凉,离人更难堪也。殊方地,应自诧。撼枕尽涛声,怒雷翻押。天黑云昏,那见丽秋如画。到此定怀乡国,身如在、蕉窗荷榭。为君忆、宋玉招魂,蛮笺细写。
黄帐干琴一张云澄心堂旧物也因以次韵 其一
江南书院初图霸,乃斲清琴尔许精。却忆焦桐裁爨下,要知徽外是真情。
衡门书事二首 其一
风雨衡茅深复深,朝来隐几独长吟。正怜静里耽诗癖,忽喜门前有足音。爨下焦桐弹《别鹤》,箧中茧纸写来禽。南山千古悠然意,惆怅何人识此心。
胡迈来诗会有所感步韵以答
故人横海寄诗来,辞比江南赋更哀。旧梦忆同蕉下鹿,此身真似劫余灰。欢联白社居千日,泪洒新亭酒一杯。衰朽自怜刘越石,只今起舞要鸡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