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己巳七月廿四日偕三儿阿泰薄游匡庐三首 其一
日映香炉生秋风,飞泉直下落涧中。泠泠细草岩中碧,偶作楚狂拜李公。
画林泉高寄图并赋 其一
泉响野亭落涧柯,幽人无事几经过。秋气渐深红叶烂,漫拈鲁酒独吟哦。
减字木兰花
人何去早。花落春泥翻作草。月堕啼乌。一段愁烟锁荔湖。三年阁泪。坐对青灯如梦寐。缅邈柔情。冷影秋星出画屏。
浣溪沙 答在山堂主人
蒲艾迎风午梦凉。蝉声噪耳隔蓬窗。浓阴覆夏日初长。渐老情怀閒有得,吟风弄月太疏狂。觉来佳节近重阳。
望江南 次咏翁韵
山暮起,点点望中赊。萧瑟残云花尽白,轻涟回影落秋霞。高树见归鸦。
咏四僧 其一 渐江
写出黄山气脉坚,林峦清爽九秋天。画山留骨松青瘦,坐得蒲团静养年。
浏览全部 249 首
庐江道中二首 其二
老大添身倦,飘零减性豪。路尘知旱苦,山瘦觉秋高。若有持衡分,惭无汗马劳。九原如可作,公瑾笑吾曹。
摸鱼子 秦淮秋集,有歌旧作“折桂令”北词者,赋此寄慨
荡晴波日长风静,烟纱窗外低护。隔帘一角遥山笑,看尽大江东去。春换主,怕陌上花开,忘却归时路。惊霜倦羽。甚草暗西洲,人来南国,和泪听莺语。才华误,谁料旗亭又赋,黄河远上残句。鬓丝禅榻垂垂老,回首少年羁旅。心更苦,待手拨箜篌,唱彻公无渡。清游记取。问鳷鹊楼前,两三萤火,今夜向何许。
周银台汝学携酒净海寺贻诗见赠时余适有太仆之除落句云云遂成答谢
江头初驻木兰舟,谁解携琴载榼游。三国声华公瑾早,六朝风物秣陵秋。诗成古刹寒堪失,酒尽长干暝欲愁。纵有除书君莫怪,马曹元自属王猷。
襄邑道中赠孙天予子礼三首 其二
霜毛一别各毵毵,兴味年来老不堪。横槊赋诗休塞北,扁舟垂钓渐江南。
咏史 其二
咄咄归来技已穷,函书翻欲媚桓公。佳儿似此何须数,空使诸人恕乃翁。
次韵古梅
独立枝南万事非,岁寒引去合知几。伯夷自信西山饿,公望何须东海归。笛外数声空入梦,江头一树忽斜晖。相看有愧垂垂老,莫遣无端片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