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归》:谭云:“步秋光”、“过林烟”,“步”字、“过”字用得妙(首二句下)。又云:幽细(“云吐晚阴”二句下)。钟云:结得有景,却是中晚气调(末二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伍乔晚出,为诗机法迅敏,清景空人。如《晚秋溪上》、《宿?山》二诗,宁让大历诸子?前四咏晚秋同游情事,后四句即溪上晚秋之景,有得兴悠悠之趣。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一二写同何秀才,亦不必定同何秀才,溪上亦不必定溪上、只是随身所至,随遇所有,随心所起,随境所含,写出一片纯是天趣,其中并无一点成见。三四承之,犹言收药采菱,无所不可也(首四句下)。五六之“晚阴”、“余霭”,即其“尽日忘归”之实在景物也。又加“冥磬”句,以见主犹未倦,客亦不发,是日遂至于尽而又尽也(末四句下)。
冬日道中
去去天涯无定期,瘦童羸马共依依。暮烟江口客来绝,寒叶岭头人住稀。带雪野风吹旅思,入云山火照行衣。钓台吟阁沧洲在,应为初心未得归。
九江旅夜寄山中故人
弱柳风高远漏沈,坐来难便息愁吟。江城雪尽寒犹在,客舍灯孤夜正深。尘土积年粘旅服,关山无处寄归心。此时遥羡闲眠侣,静掩云扉卧一林。
寄落星史虚白处士
白云峰下古溪头,曾与提壶烂熳游。登阁共看彭蠡水,围炉相忆杜陵秋。棋玄不厌通高品,句妙多容隔岁酬。别后相思时一望,暮山空碧水空流。
闻杜牧赴阙
旧隐匡庐一草堂,今闻携策谒吾皇。峡云难卷从龙势,古剑终腾出土光。开翅定期归碧落,濯缨宁肯问沧浪。他时得意交知仰,莫忘裁诗寄钓乡。
题西林寺水阁
竹翠苔花绕槛浓,此亭幽致讵曾逢。水分林下清泠派,山峙云间峭峻峰。怪石夜光寒射烛,老杉秋韵冷和钟。不知来往留题客,谁约重寻莲社踪。
龙潭张道者
碧洞幽岩独息心,时人何路得相寻。养生不说凭诸药,适意惟闻在一琴。石径扫稀山藓合,竹轩开晚野云深。他年功就期飞去,应笑吾徒多苦吟。
浏览全部 28 首
晚秋同何秀才溪上
閒步秋光思杳然,荷藜因共过林烟。期收野药寻幽路,欲采溪菱上小船。云吐晚阴藏霁岫,柳含余霭咽残蝉。倒尊尽日忘归处,山磬数声敲暝天。
晚步
陋巷贫疑本姓颜,晚来闲步出林间。数声长笛吹沈日,一片残云点破山。岛寺渐疏敲石磬,渔家方半掩柴关。迟回从此搜吟久,待得溪头月上还。
早秋监察许君见过
五柳骢偏系,三山雨乍过。夏蝉犹咽竹,夕露欲倾荷。眷此青云客,怀余白石歌。相看恨易晚,灯火发烟萝。
刘汝一和诗复用韵
鲁酒三杯却到齐,诗坛老将胜山西。气余殿上欲折槛,清见胸中不糁藜。聊复忘机对禅榻,未应采药赴桃溪。吾侪会合真天意,清绝湖山尽共题。
夏晚泛湖
杨柳阴中舣小船,芰荷香里耸吟肩。雷声惊起云头雨,塔影倒摇波底天。群鹭远明残照外,一僧閒立断桥边。菱歌袅袅知何处?满袖清风骨欲仙。
新山别馆十景(并序) 桃源春晓 其十 寒岩夕照
岩户阴森隔万松,暮云卷尽寺林空。天边渐蚀千峰紫,木杪犹余一缕红。两个归僧开竹院,数声残磬度溪风。凭谁唤起寒山子,共看回光入梵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