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过莫高窟
风送莫高秋,晴空净似洗。游客八方来,络绎三五里。岂独为休閒,言观壁画史。深窟锁霞烟,飞天态旖旎。莲花粲然开,千年尚如绮。佛陀坐庄严,弟子敬以礼。我非解佛人,台前亦徙倚。更佩古人心,韧似滴石水。凿山成蜂巢,崚嶒势未已。佛像多凋残,古人俱往矣。天地自悠悠,谁能识其理。但识此山岩,原是汪洋底。
庚寅秋与高凉过南昌与江右诸师友雅集席间飞花行令一时甚乐赋此以记依晦窗韵
千里风云集,孰云鸥梦纤。路随西岭近,情共赣江添。传酒知人意,飞花到眼帘。竟忘残暑在,歌韵绕危檐。
大明寺双楠
吾闻栋梁材,难免遭斤斧。缘何此葱茏,双双历千古。无乃通神明,凡夫不敢侮。枝拂尘外云,叶战人间雨。曾荫陆放翁,吟啸度清暑。倏忽八百春,又见几禾黍。何时东海滨,再见扬尘土。吾生难待兹,聊以托仙侣。
七律寄远
相逢萍水亦堪盟,十里春光分外明。山似丹青宜纵目,花开红紫不知名。维舟已唤杨梅酒,对语还闻柳岸莺。每忆长堤分袂处,烟波回首一鸥轻。
太平湖
万顷碧琉璃,摇荡高山顶。时见碧波心,叆叇白云影。风送瀑声来,欲更寻佳景。佳景未易寻,但觉衣裳冷。
再步两可斋韵戏和
一生饕餮好肥鲜,只怕樽空意缺然。晋宋风流唯旧梦,壶觞容与尚余年。羡君兴在青山外,愧我情犹绿发前。却笑当年忧杞国,不知自有大人肩。
浏览全部 619 首
行香子
阆苑瀛洲。金谷重楼。算不如、茅舍清幽。野花绣地,莫也风流。却也宜春,也宜夏,也宜秋。酒熟堪篘。客至须留。更无荣、无辱无忧。退闲一步、着甚来由。但倦时眠,渴时饮,醉时讴。
浣溪沙
一味风流一味香。十分浓艳十分妆。自然娇态自然芳。楼上好风楼下水,雪前栏槛竹前窗。也宜单著也宜双。
一剪梅 含章殿
碧砌红窗逐岁新。花也宜春。人也宜春。瑶姬轻点额黄匀。睡也含颦。醒也含颦。宝殿而今起绿尘。见也伤神。闻也伤神。玉台无复囗梁云。忆也谁论。恨也谁论。
子猷访戴图
雪后山阴本乘兴,似非特为故人来。纵能一见戴安道,船未回时心己回。
山居
枪榆徙海鹏鸠笑,续短截长凫鹤悲。山翁未解稽生癖,垢面蓬头也自宜。
金刚随机无尽颂(并序) 一相无相分第九 其四
三昧共优游,何处不风流。见色心无二,无二也休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