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庚午远游诗十五首 序诗 其一十二 天津
乘风浮海到津门,雨湿平畴大气浑。树影时随花影过,马车犹共汽车奔。梦中家渺天无际,窗外楼高月有痕。且向城南揽胜去,波光潋滟可销魂。
大刀行
寇氛东来何猖獗,神州陆沉天柱折。一夕烽火遍地燃,映红卢沟桥上月。雄狮怒吼气如山,百万义军出边关。慷慨高歌大刀曲,不灭倭寇誓不还。旌旗猎猎日色微,台儿庄上战火飞。枪炮齐鸣风云变,鬼哭狼嚎势可危。家园转眼成焦土,尸骸枕籍讵可睹。男儿裂眦仰天号,横刀顿作冲冠怒。为国尽忠掏肝肺,阵前挺出敢死队。三尺刀锋闪寒光,要劈鬼子头颅碎。队长姓李名宗岱,家本山东烟台外。十九学得武艺成,北方军校少壮派。是时风静天渐黑,奇兵未许鬼神测。忽如猛虎下山来,大刀翻飞齐杀贼。宗岱举刀独高呼,宁死不做亡国奴。左砍右劈入敌阵,刀光闪处血模糊。中有一倭剑出鞘,八格牙鲁哇哇叫。两刃交锋斫有声,生死瞬间信难料。勇士腾起作鹰姿,淩空舞刀似电驰。一声咔嚓魂已断,污血飞溅湿戎衣。归罢无暇论战功,又闻村前炮声隆。大刀未磨甲未解,重上战场挫敌锋。天际漫漫走黄埃,敌弹隔阵忽飞来。一目中弹穿耳出,肝脑涂地何壮哉。壮哉大难竟不死,辗转救治三千里。陪都新闻传纷纷,独目虎将名遐迩。丈夫所思在战场,岂甘伤残久卧床。起望中原烽烟远,壁上大刀夜生芒。挥毫疾书坚请战,独目犹堪赴国难。报仇雪恨死不辞,何况手足尚强健。库部恤金八百两,分文不受充军饷。临行击楫誓中流,大刀一曲再三唱。沙场重到战犹烈,阵前白骨纷如雪。八年圣战不寻常,河山寸寸皆是血。壮士百战终凯旋,解甲结庐字水边。六十余年如一梦,梦中大刀犹蹁跹。英雄老去人不识,小巷深处独栖息。惟有年年胜利日,倚杖犹能话往昔。我仰英名如传奇,何幸一瞻松鹤姿。头上点点弹痕在,想见当年血战时。为我重唱大刀歌,忽如黄河乍扬波。豪气不减出征日,令我慨然泪滂沱。
人日与中镇诗友同和宋人蔡襄韵八首 其八
可有长风破浪船,云帆沧海入荒烟。和谐令喜中枢下,统战歌喧两岸传。下岗倚门过万万,登台许愿已千千。还将樽酒酬人日,遮莫春光属狗年。
既至聊城,巴山兄夜宴于东昌湖
楼宇环湖十万家,连天秋水映流霞。夜来灯火过堤去,箫鼓声中好泛槎。
峨眉山杂咏八首 其四
垂垂磴道似天梯,雾绕云遮曙色迷。直上层峰三万仞,要看金顶日升时。
一九九一年一月十七日夜颜光群君邀饮,归经巴王庙,不意于黑暗中坠入深壕,头部触石壁有声,赖诸友提携始得出,移街灯下视之,已头血如注衣衫为湿,乃急赴医院缝合包扎。午夜归家,走笔成此,时血犹未干也
飘然一醉百忧忘,况复相逢尽侠肠。海上方传多国战,酒边重发少年狂。宵深莫辩归途险,城暗何堪落月茫。天有风云谁测得,人生难免是创伤。
浏览全部 554 首
呈黄建州
当年虎穴挺身临,匹马平欺万绿林。余欲关弓常掩涕,汝能卖剑即回心。歌廉民已嗟来暮,微管吾安得至今。欲谒铃斋参嫡派,管蠡何敢测高深。
踏莎行 十九部仄韵 其一十二
野陌青麻,莲塘白藕。情丝不独它们有。我心早有千丝,茬茬还长如春韭。梦绕西厢,魂牵东牖,曾经一执红酥手。三生石畔约三生,伊人此刻还知否?
廉余堂
高堂面山水,境与动静兼。惟动故能乐,惟静故能廉。乐也知有余,廉也笑无餍。
次韵王民瞻题慧门院二首 其二
乱兵如穴蚁,攘攘欲何逃。肆毒空摇虿,支倾已断鳌。上方尘不染,北极势元高。佩犊知难久,纷纷已卖刀。
种竹重寄子瞻
官曹何独异吾庐,修竹成林手种初。未必七贤皆纵逸,因从三昧得无余。风声似水还成韵,日影填金尚觉疏。旧事喜君能记忆,兴来当复埽墙书。
绝句二首 其二
邪气岂能干正气,妄心自不胜真心。治心养气无多术,一点能销瘴毒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