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冬夜独坐十叠韵 其四
赓韵纷纷自可欢,诗成哪管夜将阑。长留笔底童心在,何必灯前老泪酸。身外功名抛去易,人间恩怨过来难。宵深移座重开盏,拥鼻微吟觉酒寒。
梁上泉万龙生蒲健夫三君子为拙著《云气轩吟稿》赐序跋,赋此致谢
端合渝州寄此身,良朋聚久即亲人。前缘已定三生石,今世重逢百丈尘。千古文章低首拜,两江风景入眸新。殷勤多谢诸君子,敝帚当时只自珍。
储德兄平反昭雪自阿坝归来四首 其三
何必问由来,春花落又开。恩仇休刻骨,成败亦忘怀。且喜躯尤健,所欣鬓未摧。阖家都在侧,不用觅蓬莱。
陪日本东京大东文化大学汉学家鬼头有一教授谒忠州陆宣公墓,归作长歌相赠兼呈译洛阳董秋凡女史
有客远自扶桑来,万里漫漫踏尘埃。白发潇潇似飞雪,粲然一笑引颜开。自言神驰数十载,梦魂往往绕巴台。平生珍爱唐文化,潜心精研无昼夜。跨海横空不辞劳,一十九回访华夏。宣公古墓白公祠,未曾一瞻长牵挂。侧帽轻装登屏山,竹树葱葱路弯弯。赤日当头汗如雨,婉谢扶携自力攀。入见蔓草掩荒冢,脱帽鞠躬再复三。口称宣公古圣哲,至今天皇犹研探。近墓野院石坝平,痛哉筑坝多碑铭。纵裂横断恣残损,满目苍凉客心惊。远客惊定独长跪,伏地抚碑欲垂泪。怀中掏出雪白绢,双手擦碑久不起。其如亲人远相逢,亦惊亦悲亦欢喜。愧我世为中华人,逊尔东洋有如此。渡江归来日渐暮,几番回首宣公墓。明朝俶装返蓬瀛,眼前便是天涯路。
五十咏怀五首 其四
渝州独为客,伏枕夜漫漫。风静车声绝,月斜树影寒。浮名抛去易,大梦醒来难。犹忆西崖下,山花秀可餐。
夜读先父遗笔痛不能已挥泪赋此
吾父归九原,荒碑掩黄土。孤坟千里遥,相隔如远古。今夜北风寒,灯下翻旧簿。遗像望俨然,悲哉伤肺腑。如闻呼儿声,哀哀一何苦。忆父沉疴时,倚床气若缕。朝暮盼我归,归期屈指数。援笔不成书,战抖失横竖。我为稻粱谋,羁羽重庆府。及至还故家,相顾不能语。思之痛何如,事往焉可补。掩卷起悲鸣,不觉泪如雨。
浏览全部 554 首
游青城山
久作青城想,来登古洞天。路随苍树转,楼向碧霄悬。倚石真如醉,穿云笑欲仙。穷探幽僻地,直上众山巅。
洞仙歌 题问琴游青城山诗后
信君仙骨,望层云无路。一杖穿云最高处。揽大千世界,第一江源天师洞,银杏千年奇古。好峰三十六,大禹西行,更向千峰万峰去。何地斸黄精,绝好仙山,指林下唐宗曾驻。倘若遇姚家故将军,话满地兵戈,也应凄楚。
归云庵孙太初墓
策杖入林樾,苍凉一坞云。山僧老荒寺,词客此孤坟。古径无人到,鹤声何处开。挂瓢遗迹在,惆怅拜斜曛。
游麻姑山二首 其一
鲁公辞翰勒山巅,鲠峭风姿亦喜仙。假道来游非偶尔,追寻遗迹更茫然。野花幽草堪成梦,老鹤乔松不记年。谁谓瑶台无路到,月明风露正涓涓。
八犯玉交枝 厦门南普陀观潮,用仇山村招宝山观月上韵
嘘蜃云高,沐螺烟湿,画出绿瀛苍屿。空际涛飞松万壑,半杂蝉声铃语。谁撑鳌柱。海客争说蓬莱,天青潮白生寒雾。如见驷虬骖凤,群真无数。遥望隔海烟峦,瑶宫琪树。神山知在何处。漫回首、朝元仙步。渺凝睇、吴城龙女。奈风急、冰夷乱舞。洞庭张乐愁归去。怕醉倒钧天,鱼龙喷薄惊秋雨。
念奴娇
乾坤开辟,桂林有、元气自来融结。石磴盘空行木杪,天柱屹然中立。窟宅幽深,泉源清远,不是灵神擘。潜通后洞,张刘万古遗迹。输我长剑凌虚,六尘尽扫,银海秋波碧。志气飘飘游物外,惟有清风知得。唤起白龙,护持飙驭,稽首朝金阙。山灵欣喜,紫云已在诗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