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一年不见显周也,重来此地,得诗五首 夜过潘翁宅 其二 远望
依依昔日景,眼底认分明。落日满山岭,悠悠总是情。
大刀行
寇氛东来何猖獗,神州陆沉天柱折。一夕烽火遍地燃,映红卢沟桥上月。雄狮怒吼气如山,百万义军出边关。慷慨高歌大刀曲,不灭倭寇誓不还。旌旗猎猎日色微,台儿庄上战火飞。枪炮齐鸣风云变,鬼哭狼嚎势可危。家园转眼成焦土,尸骸枕籍讵可睹。男儿裂眦仰天号,横刀顿作冲冠怒。为国尽忠掏肝肺,阵前挺出敢死队。三尺刀锋闪寒光,要劈鬼子头颅碎。队长姓李名宗岱,家本山东烟台外。十九学得武艺成,北方军校少壮派。是时风静天渐黑,奇兵未许鬼神测。忽如猛虎下山来,大刀翻飞齐杀贼。宗岱举刀独高呼,宁死不做亡国奴。左砍右劈入敌阵,刀光闪处血模糊。中有一倭剑出鞘,八格牙鲁哇哇叫。两刃交锋斫有声,生死瞬间信难料。勇士腾起作鹰姿,淩空舞刀似电驰。一声咔嚓魂已断,污血飞溅湿戎衣。归罢无暇论战功,又闻村前炮声隆。大刀未磨甲未解,重上战场挫敌锋。天际漫漫走黄埃,敌弹隔阵忽飞来。一目中弹穿耳出,肝脑涂地何壮哉。壮哉大难竟不死,辗转救治三千里。陪都新闻传纷纷,独目虎将名遐迩。丈夫所思在战场,岂甘伤残久卧床。起望中原烽烟远,壁上大刀夜生芒。挥毫疾书坚请战,独目犹堪赴国难。报仇雪恨死不辞,何况手足尚强健。库部恤金八百两,分文不受充军饷。临行击楫誓中流,大刀一曲再三唱。沙场重到战犹烈,阵前白骨纷如雪。八年圣战不寻常,河山寸寸皆是血。壮士百战终凯旋,解甲结庐字水边。六十余年如一梦,梦中大刀犹蹁跹。英雄老去人不识,小巷深处独栖息。惟有年年胜利日,倚杖犹能话往昔。我仰英名如传奇,何幸一瞻松鹤姿。头上点点弹痕在,想见当年血战时。为我重唱大刀歌,忽如黄河乍扬波。豪气不减出征日,令我慨然泪滂沱。
阳谷城有狮子楼,传武松搏杀西门庆于此
登楼我自拜英雄,想见当年气若虹。改尽沧桑今日事,西门个个总从容。
文革三十年祭六首 其三
斯文扫地哭秋风,莽莽神州噩梦中。痛矣华章成烬土,居然白卷逞英雄。一言堂黯笼鹦鹉,三字狱深折雁鸿。多少冤魂多少血,斗争底事乐无穷。
忆昔
忆昔少年时,终岁愁衣食。果腹一何难,节俭到颗粒。穷骨已伶仃,况乃血统黑。屈辱如影随,忧患皆遍历。所幸一家亲,风雨共朝夕。虽云岁月艰,阖家有喜色。阿父弄长箫,如诉复如泣。阿母时一歌,悠悠吐胸臆。余韵绕屋梁,温馨生蓬壁。暂忘天地间,滔滔正博弈。此中有至情,他人恐未必。百年指一弹,光阴去无迹。吾父归道山,吾亦老境逼。中夜忆当年,能不起叹息。
登镇江焦山万佛塔
万里江天一望收,此身已到最高楼。大风起处云飞去,碧水茫茫入海流。
浏览全部 554 首
半丈红
艳冷香清是就中,等闲不肯媚春风。东君也恨无颜色,染出枝头点点红。
四休居士诗三首(并序) 其三
一病能恼安乐性,四病长作一生愁。借问四休何所好,不令一点上眉头。
再行湖上
楼台万叠照斜晖,红褪园林绿渐肥。艳是杏桃开过了,春风吹到野蔷薇。
寄刘知言
年来何止二宜休,合把身名付钓舟。寒食又冲花下雨,晚塘渐狎棹前鸥。推居谁复如公瑾,种竹犹怜似子猷。来坐梅阴引春酒,微酸点点著枝头。
偶成寄彦谧
三岁春风客未归,边城无事暂幽栖。朱樱映日枝头满,翠荇牵风水面齐。老树藏鸦添嫩叶,旧巢归燕补新泥。闲来渐有渔樵兴,更欲移居向瀼西。
寄题万元享舍人园亭七景 意山 其五 也贤
架亭元用木,一夕化为竹。醉眼碧成朱,若个是苍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