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贺新郎 与八舅幺舅胡惠溥世兄游忠县石宝寨同赋
大矣娲皇石。摩苍穹,旷观沧海,遥窥天阙。十二飞楼真似画,决起淩风振翮。俯大野,茫茫无极。江展晴波如玉镜,照青山隐隐烟云织。归棹去,一声笛。当年休恨遭摧抑。未曾期,青天不补,竟成名迹。海国衣冠来过此,共诧惊神动魄。问兹世,谁堪匹敌。我到正逢秋凛冽,听檐前落叶声声急。浮大白,醉今夕。
夹山李自成墓
大顺陵前雨若丝,枭雄踪迹至今疑。崇祯辞庙闯王隐,筵到盛时是散时。
冬日与伟明启宇两兄登太白岩
万州城西有高崖,拔地千寻绝尘埃。崖畔老翁为我语,太白曾到此中来。倚崖大醉山生色,佳话流传遍九垓。忠州游子成都客,来登此崖怀太白。是时朔风舞漫漫,暮色苍苍天将黑。石磴垂垂上云中,危栏浮空动魂魄。谁人绝壁凿栈道,藤萝倒挂雾缥缈。山泉潺潺天上来,以手掬之清且妙。洞府晦暗忽碰头,三人相对拍手笑。流连不觉光阴逝,阍人早将山门闭。赫然木扃对客横,天寒日暮归无计。俯看脚底万州城,华灯灿灿明而丽。
陪日本东京大东文化大学汉学家鬼头有一教授谒忠州陆宣公墓,归作长歌相赠兼呈译洛阳董秋凡女史
有客远自扶桑来,万里漫漫踏尘埃。白发潇潇似飞雪,粲然一笑引颜开。自言神驰数十载,梦魂往往绕巴台。平生珍爱唐文化,潜心精研无昼夜。跨海横空不辞劳,一十九回访华夏。宣公古墓白公祠,未曾一瞻长牵挂。侧帽轻装登屏山,竹树葱葱路弯弯。赤日当头汗如雨,婉谢扶携自力攀。入见蔓草掩荒冢,脱帽鞠躬再复三。口称宣公古圣哲,至今天皇犹研探。近墓野院石坝平,痛哉筑坝多碑铭。纵裂横断恣残损,满目苍凉客心惊。远客惊定独长跪,伏地抚碑欲垂泪。怀中掏出雪白绢,双手擦碑久不起。其如亲人远相逢,亦惊亦悲亦欢喜。愧我世为中华人,逊尔东洋有如此。渡江归来日渐暮,几番回首宣公墓。明朝俶装返蓬瀛,眼前便是天涯路。
先父忌日余将有广州之行,不能归里谒墓诗以祭之
入冬才数日,诀别已三秋。怅望泉台渺,遥怜草木幽。有诗堪寄意,无路可传邮。便向羊城去,天涯一叩头。
与淩兄泽欣月夜饮合川滨江路
灼灼炎光未肯收,好凭杯酒坐街头。银辉淡淡三江夜,白露迟迟七月秋。犹记乘风先下海,也曾扶醉共登楼。更从何处思超脱,一语忘机即自由。
浏览全部 554 首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一 秋日十二首之三 其三十九
巧夕争看织女机,彩云销尽不成衣。如何村落柴门外,乌鹊都无一个飞。
次韵元中芭蕉轩
道人悟无生,开轩有深意。是身如芭蕉,妙语良默契。婆娑坐芳丛,聊复此游戏。秋风鸣环佩,晓露湿苍翠。闭(徐本作闲)窗得阴多,凉簟惊雨细。索句清梦余,时能助幽思。我亦个中人,平生会佳致。此乐倘见分,杖策时一至。
题林景思权巢 其二
田地虚明不受尘,巢中人是个中人。勿言一色浑无迹,月到梅梢亦转身。
洪山吊罗罗山布政兼感李迪庵旧帅
洪山一握征南节,并世孤忠叹百身。淮蔡专征谁继志,山河凭吊各伤神。多材自古传三楚,儒将当时更几人。寂寞路旁祠庙在,尚闻风雨泣遗民。
甘州子 其二
每逢清夜与良晨,多怅望,足伤神。云迷水隔意中人,寂寞绣罗茵。山枕上,几点泪痕新。
减字木兰花 其二 灯下见梅
灯前初见。冰玉玲珑惊眼眩。艳溢香繁。绝胜溪边月下看。铅华尽洗。只有檀唇红不退。倾坐精神。全似当时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