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重到拔山
停车细认拔山场,重过浑如到故乡。大野苍茫疑瀚海,远峰高下倚斜阳。一宵便觉离家苦,六载方知去路长。万寿宫前漫掉首,如烟往事乱人肠。
《东方诗风》创刊号面世龙生兄招饮南纪门诗以记之 其二
习习秋风伴醉吟,更深犹自发高音。寂寥灯火江山冷,巴子城头夜气沉。
盛暑
怕过盛暑天,日日火云赤。身在重楼巅,去天不盈尺。烈日当空来,欲避何能避。热浪袭七窍,炎光走四壁。午时热愈甚,斗室如烤炙。以水濮其间,瞬息晞无迹。妻儿相顾愁,坐卧皆不适。南望翠屏山,亦复烈日烈。中有田垄人,躬耕憩不得。念此皇然汗,转侧长叹息。
追怀先祖德甫公
忆昔垂髫时,嬉戏夜复昼。吾祖德甫公,时已皤然叟。满屋诗书香,绕膝儿孙走。爱我一何深,食甘每分授。杖履翰墨场,我时随左右。玉色象牙箸,沾唇初尝酒。庭训夜燃灯,吾辈皆仰首。战国刀兵争,聊斋鬼狐斗。娓娓而动听,循循以善诱。无何荒岁来,野蔬亦得就。衰病渐不支,一夕忽撒手。是时夜三更,形势不可救。病榻泪泫然,顾我徒张口。饥馑竟夺公,思之痛永久。更复狂人狂,祸及九泉九。掘骨抛荒原,亡灵亦蒙诟。遗著百万言,一火焚何骤。忽忽三十年,白云幻苍狗。大漠葬奸邪,秦城锁群丑。正本复清源,吉光弥宇宙。吾祖儒雅名,乃载志乘后。乡邦共称贤,口碑即俎豆。百年指一弹,谁能享万寿。人爱亦爱人,姓字故不朽。
盛暑苦热
遥望晴空走火云,渝州七月正高温。江头昨夜洪峰涨,城内终朝热浪喧。最怕驱车过闹市,却思临水卧荒村。朋侪偶有旗亭约,赤日炎炎懒出门。
汶川大地震歌
神州无端多劫难,洪水方罢雪漫漫。月白风清才几时,大地狂震昆仑断。不知何事天公怒,为患为灾莫我顾。一瞬砉然动九州,飞沙走石殊恐怖。吾蜀汶川当震中,群山摇撼声隆隆。一城楼宇半倾倒,百年家园顿成空。大祸袭来人不知,天塌地陷惊魂时。仓皇哪得夺路出,十万人家命若丝。废墟深处尽生灵,垒垒砖石凝血腥。可怜伤亡相枕籍,不论白发与髫龄。苍生无辜遭荼毒,余震频频悲相续。夜半狂风挟雨来,空山几处闻野哭。崖崩石破道路裂,雨茫风浑炊烟绝。羌寨云深影迷离,岷江水冷声呜咽。电讯倏忽惊中央,总理履险飞边荒。满目凄凉不忍睹,白发苍颜泪有光。爹唤幼子妻哭夫,遗容相对血模糊。更有亲人埋未死,临终犹自向天呼。平生吾不重权位,每观萤屏厌鼓吹。今见温公感人深,情不自禁忽垂泪。官兵冒死入山来,众志成城誓救灾。危难艰辛全不顾,激昂慷慨何壮哉。便向险境再搜索,一分一秒苦相搏。为救难民死不辞,悲风浩荡从天落。此时景象仍惨烈,举国驰援情切切。都江堰上人如潮,残阳一片凝碧血。恨不插翅驭长风,飞越西蜀岭千重。惟将寸心为祈福,遥向汶川一鞠躬。
浏览全部 554 首
画山水图答大愚
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 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 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 禅房时一展,兼称苦空情。
依韵答L《偶成》
卷帘媪后鼓金盆,风雨如磐欲断魂。夕照天街无限好,剧怜弹指近黄昏。
湖上遇道翁乃峡中旧所识也
大骂长歌尽放颠,时时一语却超然。扫空百局无棋敌,倒尽千钟是酒仙。巴峡相逢如昨日,山阴重见亦前缘。细思合辱先生友,五十年来不负天。
新编系列剧《天龙八部》 第十三卷八首 其六
嘘气能扬咫尺波,哨声起处怨声多。睽睽众目千夫指,笑骂其谁奈我何!
异手相士
天地同根归一指,先生三四已为多。等闲竖起拳头处,数量如何数得他。
新编系列剧《天龙八部》 第一卷八首 其四
薄有才名轻李杜,断无学识笑苏辛。自荐文坛充状首,可怜评委尽亡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