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华清引四首 草意之一 其二 草意之二
秋风一领浸彷徨,落拓行藏。此生荣辱参半,谁能话短长。碧罗换作旧衣裳。曳风声挽残阳。落晖相伴我,凭晚著苍茫。
感怀十首 其十
前缘无奈隔罘罳,昨日鸥盟幻可疑。奠雁灯花明灭处,焚情诗句劫灰时。信中言不教人懂,腕底愁应付柝知。一夜寒声催欲晓,将愁敲入五更诗。
喝火令九首 春早 其六 梦里鹣鹣
迩地千荭乱,遐山一黛微。白云秋雁伴南飞。心欲乘风归去,身未著翮衣。俟晚欹空榻,昏灯暗蹙眉。数更催梦月沈西。梦里鹣鹣,梦里约佳期。梦里对卮双饮。并唱小山词。
调笑令夏初游荷园
红了,红了,小荷尖尖刚好。适逢昨夜雨新,几片偷偷笑人。人笑,人笑。游客无分老少。
寒日有思五首 其一
孑然身立望迢遥,一段寒肠借酒浇。恨是西风多寡意,于今不肯减霜毛。
草堂怀杜工部
莫道浣花溪畔看浣花。已无僧侣濯袈裟。莫道薛笺猩猩色,浣花溪纸洇成嗟。殢情非是风月者,古思犹在衡茅舍。秋风陋屋卷茨茅,少陵曾哭空椽下。此哭应为天下哭,于今使我怀永夜。遥忆君身寄长安,壮怀偏生与草菅。久潜悲辛犹潦倒,报国无门枉十年。长安胡祸狼烟起,一家萍梗向南徙。身家不独有悲辛,千门离乱百家死。一问世何多酷吏,再问民何多血泪。文中殊少昔浪漫,风花翻转不平字。颠沛生涯已断魂,穷极何堪入官门。栗亭白眼犹堪避,蜀道艰难不可奔。奈循白水三千里,沧浪欲灭一舟痕。百转千回几生死,萍踪暂到蜀山止。许有成篱围竹屋,浣花溪舀淘米水。白鹭洲头开望眼,潺潺流过梅花味。蜀国少与客安宁,草堂遂歇风尘履。便有村醪足可斟,未尝一改苦劳心。风破茅屋思广厦,为天下作秋风吟。更为蜀相生感慨,少陵老泪也沾襟。位卑也肯长忧国,徘徊人在五更深。可怜天府也狼烟,不许清平慰客眠。老来又品流离苦,将身抛却水云烟。一生便有半生哭,夔门远放载愁船。湘水独孤凄凉去,无人为洒招魂钱。万古文章虽入史,斯身此去太可怜。无奈千秋皆如是,于今已觉不新鲜。为民哭者无好死,朱门依旧起歌弦。我亦草堂为君哭,斯有文章谁深读。浣花溪畔尽游人,无非风雅赏花族。君不见人间委曲自求全,谁似门前青青竹。呜呼,君去矣,诗一纸。
浏览全部 945 首
长相思三阕 其一
长相思,意迟迟。离人心事乱如丝。酸辛事,有谁知。愁来拚一睡,醒罢又成痴。念君身渐瘦,不似在家时。
癸酉秋冬之间作 其二
岂便山居成大隐,况于人海得长贫。披衣渐起相思感,不觉移家两度春。
道夫惠诗为和五首 其四
不恨青春去,唯愁白发生。日长宜燕乳,水满自蛙声。念我心方逝,逢君眼渐明。刚肠三尺剑,光彩动丰城。
卓牌子令 立秋日作
池荷锁残粉。池畔立、西风渐紧。无意画出秋容,便任新月牵愁,暮寒欺鬓。相忘终不忍。拌独对、菱花瘦损。拟待小阁重凭,紫萸堪插,归鸿定还成阵。
寄浙西李判官
燕台上客意何如,四五年来渐渐疏。直道莫抛男子业,遭时还与故人书。青云满眼应骄我,白发浑头少恨渠。唯念贤哉崔大让,可怜无事不歌鱼。
斗百花月夜残荷
看横塘风霁。小月颜容羞水。曳裙独倚栏杆,伤眼芰荷腰细。红粉怜怜。垂首不是相思,一把怨秋珠泪。殊好花间事,未竟缠绵,便品沧桑滋味。谁怜瘦损。依然殢情无悔?我亦如荷,无端与折秋风。也是夜来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