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芦荻摇风
芦荻摇风,人眸噙泪,两厢皆是离伤。纵离词背熟,此刻还忘。是怕吟来客去,八百里、生死茫茫。思来苦,熬干夜烛,盼落园桑。惶惶。挽君一袖,浑不舍移舟,九转愁肠。剪比肩青发,绾到他乡。君切前盟呵手,多念我、独守西厢。君行也,汀洲独鸥,伴我彷徨。
小重山六首 惜春之一 其五 惜春之五
次第腴花瘦可量。风中飞几瓣、落池塘。奈由闲鸭啄轻狂。春将去、花也有愁肠。谁肯为担当。人拈花入墨、著词章。青红一并裹奚囊。将春意、留在我身旁。
感怀一首
江湖风烈削崔嵬,病骨羸身忍一摧。趋避霜严濡两鬓,教延医善诊三才。时伤轩翥如蕉鹿,便付肝肠等劫灰。此疾方家曾著药,孤山正好访新梅。
咏柳如是 仆池
秦淮如是有其名,岂独歌弦动九城。持节莲池甘赴死,东林魁首不如卿。
无题三首 其三
襟怀窬木勉为舟,戛浪行藏谁与谋。独去江天三百里,白云与我两悠悠。
草堂怀杜工部
莫道浣花溪畔看浣花。已无僧侣濯袈裟。莫道薛笺猩猩色,浣花溪纸洇成嗟。殢情非是风月者,古思犹在衡茅舍。秋风陋屋卷茨茅,少陵曾哭空椽下。此哭应为天下哭,于今使我怀永夜。遥忆君身寄长安,壮怀偏生与草菅。久潜悲辛犹潦倒,报国无门枉十年。长安胡祸狼烟起,一家萍梗向南徙。身家不独有悲辛,千门离乱百家死。一问世何多酷吏,再问民何多血泪。文中殊少昔浪漫,风花翻转不平字。颠沛生涯已断魂,穷极何堪入官门。栗亭白眼犹堪避,蜀道艰难不可奔。奈循白水三千里,沧浪欲灭一舟痕。百转千回几生死,萍踪暂到蜀山止。许有成篱围竹屋,浣花溪舀淘米水。白鹭洲头开望眼,潺潺流过梅花味。蜀国少与客安宁,草堂遂歇风尘履。便有村醪足可斟,未尝一改苦劳心。风破茅屋思广厦,为天下作秋风吟。更为蜀相生感慨,少陵老泪也沾襟。位卑也肯长忧国,徘徊人在五更深。可怜天府也狼烟,不许清平慰客眠。老来又品流离苦,将身抛却水云烟。一生便有半生哭,夔门远放载愁船。湘水独孤凄凉去,无人为洒招魂钱。万古文章虽入史,斯身此去太可怜。无奈千秋皆如是,于今已觉不新鲜。为民哭者无好死,朱门依旧起歌弦。我亦草堂为君哭,斯有文章谁深读。浣花溪畔尽游人,无非风雅赏花族。君不见人间委曲自求全,谁似门前青青竹。呜呼,君去矣,诗一纸。
浏览全部 945 首
看花
兰畹梅林事未阑,瑞香那复夜团团。东君动是经年别,每到花开仔细看。
夏相国白鸥园二首 其二
词客登临信笔裁,每于花谢笑花开。请观世上看花者,曾见花开不谢来。
约得梅花一处开七绝辘轳 其三
半世磨砻不自哀,岂循走马醉章台。眼横梁苑红皆俗,约得梅花一处开。
次韵周公辅游东阳东岘因其所述之实而赋之
每到看山眼倍明,况蓬东岘有余清。一时桂棹沙头拾,三日篮舆道上行。事业每因多难见,文章端为不平鸣。作亭曾拟羊公祜,莫道当时独好名。
与政仲山行见梅偶成并和其诗二首 其二
梅花端的记年芳,每到开时趁一阳。绿水湖边和靖句,含章檐下寿阳妆。昏昏澹月疏疏影,缓缓清风细细香。不比芳春万红紫,荡人狂思费思量。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同赏梨花
千株缀雪绀园中,数顷花开几度逢。体瑩直忧春欲妒,色孤犹喜月相容。香浮翠盖台光近,瓣落清樽饮兴浓。公恰徘徊吟妙句,不须忙打寺楼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