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丙戌腊日用老杜韵
梅边负手叹春遥,一笛横空梦未消。念远情融初酿酒,伤时泪溅最高条。那堪尘海经千劫,空对棋枰认六朝。节物而今都已换,同云莫漫锁晴霄。
丙子除夜遣怀
空际梅香夜绕轩,分茶细乳雪瓯翻。鬓丝倏尔垂千尺,杯水居然抵万言。但得迎春多润雨,何妨侧足向焦原?浮生自有安心处,一任风吹五色幡。
光严寺听老僧说建文帝故事
一念空时万木秋,霜华怯近老僧头。烟随淡霭纷纷散,语若清泉汩汩流。泡影微尘身外扰,山河大地担中收。可怜蜗角争蛮触,悲剧年年演未休。
琵琶仙
波外虹垂,桨声远、漫说当时深约。天半谁擪红箫,扁舟渡头泊。舒倦眄、崖高径仄,黛痕浅、小山如削。月满桥东,香凝槛曲,空恁孤酌。望银浦、灵鹊群飞,羡牛女、千年梦犹昨。休倚绿陂低唱,恐凋残莲萼。星坠雨、风摇鬓影,唤玉人,撚柳轻掠。祗恨词魄难招,四轮生角。
乙酉八月既望,露台赏月,怅然有作
云汉何寂寂,万里悬孤蟾。玉兔终古伴,阴阳遂相兼。我坐露台上,茕茕心难恬。举杯邀霜娥,欲诉语忽钳。天香自馥馥,幽影空纤纤。不知晓寒重,但觉愁更添。
金缕曲 哀挽缪彦威词丈
鸿雁声凄切。更那堪、峨嵋雾绕,锦江波咽?笛里梅花香不度,苦对茫茫飞雪。问底事、天倾柱折?史笔词心零落尽,怕芳菲、从此都衰歇。凝恨处,泪成血。沉哀欲向冥魂说。奈昏昏、九原遥阻,一灯难接。漫检遗书寻旧梦,梦影翩翩如蝶。又恍坐,光风霁月。莫谓庵中冰茧冷,裹阳春、分照青衿热。回首望、冻云裂。
浏览全部 661 首
吴门与蜀派古琴演奏会,仿司空表圣《诗品》四言体以写诸曲之意 《石上流泉》、《高山流水》 其六 《钗头凤》、《沈园》男女演员歌放翁诗词,极苍凉幽咽
绿波桥下,曾照惊鸿。桃花依旧,含笑春风。杖藜重到,鹤发成翁。香销梦断,逝水匆匆。红酥忆手,把酒情浓。玉人一别,倩影难逢。卷葹不死,魂魄可通。天荒地老,此恨无穷。
高阳台 过都城南庄
曲径苔侵,闲池萍倦,凭谁认取名园。记得桃花,曾经一段因缘。如尘往事都消散,甚零愁、又到吟边?更何堪、柳影依依,鸟语关关。流光不带相思去,剩斜阳古巷,细草平川。莫闭重门,天涯恐误归船。蓬山或有重逢日,到而今、应悔当年。对桃蹊、梦也无由,泪也无端。
高山流水 黄钟商丁基仲恻室善丝桐赋咏,晓达 音吕,备歌舞之妙
素弦一一起秋风。写柔情、都在春葱。徽外断肠声,霜霄暗落惊鸿。低颦处、剪绿裁红。仙郎伴、新制还赓旧曲,映月帘栊。似名花并蒂,日日醉春浓。吴中。空传有西子,应不解、换徵移宫。兰蕙满襟怀,唾碧总喷花茸。后堂深、想费春工。客愁重、时听蕉寒雨碎,泪湿琼钟。恁风流也称,金屋贮娇慵。
七娘子 有忆 其一
丝丝小雨桃花病,鹦哥说道清明近。醉也成慵,吟还添闷。檀香罗薄春寒剩。倚楼望断飞奴信,东风影里文君鬓。泪湿琴丝,枕寒香印。归时留作相思证。
忆江南七章 其一
桃叶渡,舟次乍相逢。风卷绿云秋水漫,春横翠岫雨烟浓。江水去匆匆。
南乡子 二 南乡子 三
细雨湿秋风。金凤花残满地红。閒蹙黛眉慵不语,情浓。旧恨新愁知几重。飞雁过遥空。岁月如流只向东。帘捲曲房谁共醉,匆匆。惆怅秦楼恁日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