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韵语阳秋》:钱塘风物湖山之美,自古诗人标榜为多,如谢灵运云:“定山缅云雾,赤亭无滞薄”,郑谷云:“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皆钱塘城外江湖之景,盖行人客子于解鞍系缆顷刻所见尔。城中之景,惟白乐天所赋最多,所谓“潮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灯光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至今尚有可考。
《西河诗话》:唐人七字诗,每句必四字一住,此不易之法。……如杜甫“且看欲尽”、“莫厌伤多”,虽直下不断,而仍自可断。自元和以后,竞作变调,白傅称变之尤者,然其七字句犹是旧法。即狡侩如“就荷叶上包色鲊”、“荣先生老何妨乐”,仍不能变。惟有“声早鸡先知夜短”、“大屋檐多装雁齿”,则直以“声早”一住,“大屋檐”一住,则“先知”、“多装”自不能以“先”、“多”站足,以为大巧。然此成何语?以为此佳诗乎?
《瀛奎律髓汇评》:陆贻典:五六自是乐天句法。纪昀:亦浅滑。
醉中戏赠郑使君
密座移红毯,酡颜照渌杯。双娥留且住,五马任先回。醉耳歌催醒,愁眉笑引开。平生少年兴,临老暂重来。
寿安歇马重吟
春衫细薄马蹄轻,一日迟迟进一程。野枣花含新蜜气,山禽语带破匏声。垂鞭晚就槐阴歇,低倡闲冲柳絮行。忽忆家园须速去,樱桃欲熟笋应生。
池上寓兴二绝 其一
濠梁庄惠谩相争,未必人情知物情。獭捕鱼来鱼跃出,此非鱼乐是鱼惊。
偶作二首 其一
扰扰贪生人,几何不夭阏。遑遑爱名人,几何能贵达。伊余信多幸,拖紫垂白发。身为三品官,年已五十八。筋骸虽早衰,尚未苦羸惙。资产虽不丰,亦不甚贫竭。登山力犹在,遇酒兴时发。无事日月长,不羁天地阔。安身有处所,适意无时节。解带松下风,抱琴池上月。人间所重者,相印将军钺。谋虑系安危,威权主生杀。焦心一身苦,炙手旁人热。未必方寸间,得如吾快活。
寄微之
高天默默物茫茫,各有来由致损伤。鹦为能言长剪翅,龟缘难死久支床。莫嫌冷落抛闲地,犹胜炎蒸卧瘴乡。外物竟关身底事,谩排门戟系腰章。
晚燕
百鸟乳雏毕,秋燕独蹉跎。去社日已近,衔泥意如何。不悟时节晚,徒施工用多。人间事亦尔,不独燕营窠。
浏览全部 3207 首
听航船歌十首 其三
家住斜塘大户边,时荒米贵欠他钱。从此驾船归不得,无钱且驾小航船。
观音亭
钱唐西湖三百寺,芳草画桥烟霭中。宝陀大士本无相,一亭聊慰伏蛇功。
暑中有怀叔固时留武林
暑气蒸人欲大叫,四壁何曾通一窍。尽日竟无故人来,欲雨但闻天女笑。蒲葵脱腕胡可停,蝇蚋咂肌谁所召。安得杭州买官冰,凉卧西湖湖上棹。
偶成
晚望荒城重感嗟,十年行客倦思家。渚田稻薄无来雁,庭树枝寒少宿鸦。书为在官长废读,酒因多病久停赊。何时日暖寻初约,同探疏梅几著花。
追和元孟溪湖上之作 其四
杭州风物锦成堆,送目閒登百尺台。举棹吴江翻雪去,捲帘天竺送青来。佳人倦舞妒飞燕,游子停杯歌落梅。却忆风流苏太守,肩舆忘却醉中回。
夜泛阳坞入明月湾即事寄崔湖州
湖山处处好淹留,最爱东湾北坞头。掩映橘林千点火,泓澄潭水一盆油。龙头画舸衔明月,鹊脚红旗蘸碧流。为报茶山崔太守,与君各是一家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