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韵语阳秋》:钱塘风物湖山之美,自古诗人标榜为多,如谢灵运云:“定山缅云雾,赤亭无滞薄”,郑谷云:“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皆钱塘城外江湖之景,盖行人客子于解鞍系缆顷刻所见尔。城中之景,惟白乐天所赋最多,所谓“潮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灯光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至今尚有可考。
《西河诗话》:唐人七字诗,每句必四字一住,此不易之法。……如杜甫“且看欲尽”、“莫厌伤多”,虽直下不断,而仍自可断。自元和以后,竞作变调,白傅称变之尤者,然其七字句犹是旧法。即狡侩如“就荷叶上包色鲊”、“荣先生老何妨乐”,仍不能变。惟有“声早鸡先知夜短”、“大屋檐多装雁齿”,则直以“声早”一住,“大屋檐”一住,则“先知”、“多装”自不能以“先”、“多”站足,以为大巧。然此成何语?以为此佳诗乎?
《瀛奎律髓汇评》:陆贻典:五六自是乐天句法。纪昀:亦浅滑。
京使回累得南省诸公书因以长句诗寄谢萧五刘二元八吴十一韦大陆郎中崔二十二牛二李七庾三十二李六李十杨三樊大杨十二员外
雪压泥埋未死身,每劳存问愧交亲。浮萍飘泊三千里,列宿参差十五人。禁月落时君待漏,畬烟深处我行春。瘴乡得老犹为幸,岂敢伤嗟白发新。
赠杨使君
曾嗟放逐同巴峡,且喜归还会洛阳。时命到来须作用,功名未立莫思量。银衔叱拨欺风雪,金屑琵琶费酒浆。更待城东桃李发,共君沈醉两三场。
废琴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水堂醉卧问杜三十一
闻君洛下住多年,何处春流最可怜?为问魏王堤岸下,何如同德寺门前。无妨水色堪闲玩,不得泉声伴醉眠。那似此堂帘幕底,连明连夜碧潺湲。
十二月二十三日作兼呈晦叔
案头历日虽未尽,向后唯残六七行。床下酒瓶虽不满,犹应醉得两三场。病身不许依年老,拙宦虚教逐日忙。闻健偷闲且勤饮,一杯之外莫思量。
咏怀
自从委顺任浮沈,渐觉年多功用深。面上减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妻儿不问唯耽酒,冠盖皆慵只抱琴。长笑灵均不知命,江蓠丛畔苦悲吟。
浏览全部 3207 首
听航船歌十首 其三
家住斜塘大户边,时荒米贵欠他钱。从此驾船归不得,无钱且驾小航船。
观音亭
钱唐西湖三百寺,芳草画桥烟霭中。宝陀大士本无相,一亭聊慰伏蛇功。
暑中有怀叔固时留武林
暑气蒸人欲大叫,四壁何曾通一窍。尽日竟无故人来,欲雨但闻天女笑。蒲葵脱腕胡可停,蝇蚋咂肌谁所召。安得杭州买官冰,凉卧西湖湖上棹。
偶成
晚望荒城重感嗟,十年行客倦思家。渚田稻薄无来雁,庭树枝寒少宿鸦。书为在官长废读,酒因多病久停赊。何时日暖寻初约,同探疏梅几著花。
追和元孟溪湖上之作 其四
杭州风物锦成堆,送目閒登百尺台。举棹吴江翻雪去,捲帘天竺送青来。佳人倦舞妒飞燕,游子停杯歌落梅。却忆风流苏太守,肩舆忘却醉中回。
夜泛阳坞入明月湾即事寄崔湖州
湖山处处好淹留,最爱东湾北坞头。掩映橘林千点火,泓澄潭水一盆油。龙头画舸衔明月,鹊脚红旗蘸碧流。为报茶山崔太守,与君各是一家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