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归田录》:晏元献公善评诗,尝曰:“‘老觉腰金重,慵使枕玉凉’,未是富贵语;不如‘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此善言富贵者也。”人皆以为知言。
《后山诗话》:白乐天云:“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义云:“归来未放笙歌散,画戟门前蜡烛红。”非富贵语,看人富贵者也。黄鲁直谓白乐天云“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不如杜子美云“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也。
《老堂诗话》:白乐天集第十五卷《宴散》诗云:“小宴追凉散……”此诗殊未睹富贵气象,第二联偶经晏元献公拈出,乃迥然不同。
《瀛奎律髓》:三、四人所共知。
《唐诗别裁》:三、四传出富贵气象。
《网师园唐诗笺》:实景即是佳景(“笙歌”二句下)。
《瀛奎律髓汇评》:查慎行:三、四即俗所云无不散之筵席也,虚谷引此谓是富贵语,失其旨矣。纪昀:五、六警。前人讥三、四非富贵语,乃看富贵语,此就句论耳。此诗原是看富贵也。许印芳:三、四善写贵人事,本是传句,是看与否,勿关得失,何足深辩耶?无名氏:上四句不过叙事,却得力于“残暑”二句,方有归结。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笙歌”二句从热闹中写冷静之趣,句法则先动后静,“来”字韵,用“催”字、“带”字,沉着之至。
《葚原诗说》:诗句中有眼,须炼一实字,句便雅健。如“行云星隐见,叠浪月光芒”、“古砌碑横草,阴廊画杂苔”……“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王闿运手批唐诗选》:主人去而客独醒,无限凄凉,非富贵语也。
狂吟七言十四韵
亦知世是休明世,自想身非富贵身。但恐人间为长物,不如林下作遗民。游依二室成三友,住近双林当四邻。性海澄渟平少浪,心田洒扫净无尘。香山闲宿一千夜,梓泽连游十六春。是客相逢皆故旧,无僧每见不殷勤。药停有喜闲销疾,金尽无忧醉忘贫。补绽衣裳愧妻女,支持酒肉赖交亲。俸随日计钱盈贯,禄逐年支粟满囷。洛堰鱼鲜供取足,游村果熟馈争新。诗章人与传千首,寿命天教过七旬。点检一生徼幸事,东都除我更无人。
小池二首 其一
昼倦前斋热,晚爱小池清。映林余景没,近水微凉生。坐把蒲葵扇,闲吟三两声。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琴酒
耳根得听琴初畅,心地忘机酒半酣。若使启期兼解醉,应言四乐不言三。
重到城七绝句 刘家花
刘家墙上花还发,李十门前草又春。处处伤心心始悟,多情不及少情人。
重酬钱员外
雪中重寄雪山偈,问荅殷勤四句中。本立空名缘破妄,若能无妄亦无空。
浏览全部 3207 首
临江仙 其四 自叙寥落
扪窗摸户入房来。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西江月
灯火楼台欲下,笙歌院落将归。冰瓷金缕胜琉璃。春笋捧来纤细。饮罢高阳人散,曲终巫峡云飞。千方修合斗新奇。须带别离滋味。
和余时中元夕二首 其二
罗绮行歌夜,杯盘坐笑春。舞衫催急管,步障拥佳人。灯火珠星粲,楼台璧月新。传柑良可乐,黼座玉音亲。
立秋夕凉风忽至炎暑稍消即事咏怀寄汴州节度使李二十尚书
袅袅檐树动,好风西南来。红缸霏微灭,碧幌飘飖开。披襟有余凉,拂簟无纤埃。但喜烦暑退,不惜光阴催。河秋稍清浅,月午方裴回。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美人在浚都,旌旗绕楼台。虽非沧溟阻,难见如蓬莱。蝉迎节又换,雁送书未回。君位日宠重,我年日摧颓。无因风月下,一举平生杯。
富贵曲十二首 其七
杳杳笙歌院落,煌煌灯火楼台。十二金钗对舞,三千玉蝶齐开。
送友人南归
南国菖蒲老,知君忆钓船。离京近残暑,归路有新蝉。岘首白云起,洞庭秋月悬。若教吟兴足,西笑是何年。